站長成長週報 019 -懂了大腦的感知原理,你也可以有賈伯斯的「現實扭轉力場」能力 9/10

這是 Soft & Share 對訂閱會員所推出的服務,站長 MaoYang 透過站長週報分享一週來的學習心得 ( 每週日晚上發表 ),先前發表的站長成長週報請參考這裡

[筆記]第九章 把「不確定」當成好事

你怕黑( 未知 ) 嗎?

「黑暗是人類的基本恐懼,因為黑暗代表著人腦中的所有恐懼──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想像出來的。」

「黑暗是未知事物的化身,而未知是我們最怕的東西: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不遠處有什麼。不知道自己安全還是不安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痛苦還是快樂;不知道自己會活下去還是會死。」

最近的武漢肺炎就讓我有這種感覺,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它離我還很遠,但是經過兩個月了,每天還是有新的病例發生,在疫苗與解藥被研發出來之前,疫情並沒有收斂的現象,這個不確定性很容易造成恐慌

「如果要了解為什麼人類害怕未知,就得追溯到遠古時期,了解恐懼如何使我們變成今日的人類,以及我們是如何因此存活下來。恐懼未知是我們的「演化的過去」解釋了為什麼雖然我們知道得出創意的過程很簡單,卻經常無法有創意。恐懼未知也解釋了為什麼問為什麼與擺脫錯誤假設是如此困難。

我唸小學的課本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一群老鼠討論要如何避免貓咪的追捕,這群老鼠最後想出了一個好點子 – 去給貓咪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咪靠近的時候就會聽到鈴聲,就可以趕快躲起來,老鼠們都一致贊同這是一個很棒的點子,但是問題是誰去給貓咪掛鈴鐺呢?

「想像一下近兩百萬年前的地球,尤其是人類的發源地:那片危機四伏、無法預測的東非地帶。大型板塊運動讓一度覆滿森林的平坦地區,擠壓成布滿高山峽谷的乾燥山區地形、湖盆、高原。那是一個險惡的世界,資源(水、食物、製作工具的材料)不足,零星四散。我們遺傳上的祖先在那樣的環境中走出樹林,成為二足動物──也因此並未和先前的親戚物種一樣,消失在世上。

「在那個高度不穩定的地方,人類對於如何遮風避雨、填飽肚子、治療傷口與疾病,所知不多,尚未成為今日的「地球主宰」(雖然細菌、蟑螂等生命系統,才是真正的「主宰」,在人類消失千萬年後還會存在)。從前一點小病就能奪人性命,因為沒有藥物,甚至無法想像藥物的概念。世界危機四伏,變幻無常──恰恰是不確定性的縮影,未來包裹在「黑暗」之中。」

不確定代表死亡

「在這樣的情境下,要是缺乏預測能力,那可就糟了,預測是非常好的事。如果無法預測附近哪裡有水源;不知道哪些植物可食、哪些不可食;無法及時預測「那裡」的影子是否是會吃掉你的猛獸……一切就太遲了。確定代表活著,不確定代表死亡。要是不「知道」,就會丟掉性命。

人的天性就是具備有「預測」的能力,但是這個「預測」能力是否適合現代??

「多元」是系統演化的必備要素

「在演化過程中,活下去不容易,死太簡單。事實上,太多事都是「找死」。你若能身處自己的群體中,有地方遮風避雨,安全無虞,每一件事暫時都能預測,最好別問:「嗯,不曉得山丘的另一頭有什麼?」那可不是什麼好主意!死亡的機率似乎突然間明顯大增。」

「然而,對個人來說的確如此的事,對團體或物種來說則不一定。就是因為有「瘋子」,團體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生存機率才大──靠著找出山丘的另一頭有哪些危險/好東西,或是發現群體先前不曉得的嶄新可能性空間。」

「在我們千變萬化的世界裡,絕對需要多元的群體──一個各種樂器都齊全的管弦樂團!人人都知道,「多元」是系統能夠演化的必備要素。人工生命系統的演化研究顯示,多元群體比不多元的群體,更可能得出最佳解答(optimal solution)。」

「相較於確定的環境(unambiguous environment,「刺激」與「獎勵」之間呈一對一關係),多元群體在不確定的環境(uncertain environment,「刺激」與「獎勵」之間呈一對多關係)中演化時,更可能出現「情境」行為(contextual behavior,依情況而定的行為),而且神經過程較為複雜。

生命系統痛恨不確定性

「克服不確定性,自看似無用的數據中,做出有用的預測,可說是演化讓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大腦做的最基本任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演化成努力避免活在不確定之中。」

「普遍來說,生命系統痛恨不確定。這就是為什麼不只人類恐懼黑暗,所有的類人猿物種也一樣:黑暗使我們處於極度不利的狀態。」

「對老鼠來講,光才代表著不確定,而不是黑暗。」

創意被抗拒未知的大腦給限制住了

「我們原本天生有創意,卻被抗拒未知的大腦與身體反應給限制住。」

處理不確定性策略一 : 憤怒

人類的大腦演化出兩種一般策略,用以處理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其中一個是憤怒。

「各位有沒有見過那種場景,在機場的時候,盛怒的旅客對著倒楣的登機地勤人員大吼大叫?旅客會咆哮,原因通常是他們面對著出門特有的不確定性;旅客碰上狀況時,未能展現太多創意思考或同情心,因為他們的大腦進入使他們無法那麼做的狀態。」

想到了之前在得到 App 聽過的一本書 –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書籍介紹提到了 –

”在看這本書之前,請先想想你自己的生活。請問你是否很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發脾氣?如果排隊時突然有人插隊,你是否會覺得很生氣?你是否一覺得飢餓或不安就立刻去找吃的?你是否無法自控地查看短信,或想着永遠也做不完的一堆事情,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幾乎崩潰?

這些反應即是我們在演化過程中使用「憤怒」處理不確定性的策略

「從某個角度來講,憤怒會影響感知的現象,其實是在解決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憤怒一般會使我們感到振振有詞,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是一種力量非常強大的感到確定的感知性幻覺。」

「憤怒帶給身體劇烈的生理變化,助這個過程一臂之力。你肌肉緊繃,腦中釋放「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增加有精力的感受,帶來常見的憤怒反應,想要立即採取保護行動。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速率增加,注意力鎖定在你生氣的目標,其他事都顧不到。」

愈有創意、愈聰明的人愈難阻止憤怒反應

被激怒的人通常會在刺激早已消失後,繼續反芻自己生氣的事,在想像中重現從「刺激」到「反應」的事件經過,進一步強化因果關係的神經連結(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前文提過的大腦想像事件的力量)。」

「接下來,額外的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與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被釋放,引發如同作戰的持久亢奮狀態。值得注意與諷刺的是,一個人愈有創意、愈聰明,就愈難勸阻他們的憤怒反應,因為他們更有能力在其實不帶因果關係時,找到看似有意義的連結,在心中得出合乎邏輯的論述,支持自己錯誤的立場,使自己無需承受無知帶來的不確定性。

看到這邊想必大家都會想到誰?賈伯斯就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一個人,那麼脾氣很暴躁的人也是很聰明有創意的人嗎?應該是逆向不成立 XD

「雖然這個「自然的」反應,在某些攸關生死的情境下可以帶來龐大優勢,這真的是所有情境下的最佳反應嗎?」

「大腦想要增加確定性的基本演化衝動,使我們能從新角度看前文「怪奇實驗室」的權力研究。在那場實驗中,我的研究團隊促發受試者進入低權力或高權力狀態(以及中立狀態的控制組),影響他們的感知。」

低權力者與高權力者對錯覺的反應不同

「從新角度看前文「怪奇實驗室」的權力研究。在那場實驗中,我的研究團隊促發受試者進入低權力或高權力狀態(以及中立狀態的控制組),影響他們的感知。」

這個實驗是如何把人分成低權力與高權力?請參考 站長成長週報 015 -懂了大腦的感知原理,你也可以有賈伯斯的「現實扭轉力場」能力 5/10

「舉例來說,看見我的色彩錯覺圖時,低權力狀態組的反應,強過高權力狀態組,更「不分青紅皂白」就接受情境影響,也因此更容易被誘導。不過,這種感知上的容易被騙,其實源自想要增加確定性與權力。」

低權力受試者在看錯覺圖時風聲鶴唳,為的是調和處於不確定之中不舒服的生理狀態。年紀輕的人也比較容易對錯覺圖有強烈反應,因為兒童與青少年可說是處於某種持久的低權力狀態,他們強力感受到自己缺乏左右結果的能力(雖然孩子要是在公共場所不受控制地大哭大鬧,父母大概會主張自己無能為力;發脾氣也是一種控制的形式)。出了「實驗室」後,要是不了解「尋求確定性」是如何驅使著我們的行為,限制著我們的可能性空間,可能造成悲劇。」

女性受虐者為何不離婚?

「英國的紀實攝影師唐娜.費拉托(Donna Ferrato),她震驚世人的《與敵人共枕》(Living with the Enemy)一書,呈現被困在親密關係中的女性,帶給讀者巨大的心理衝擊。費拉托的線上多媒體計畫「沒人能擊敗我」(I AM Unbeatable),觀察逃離受虐環境的女性,探索她們走向新生活的旅程。然而,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費拉托看見女性要耗費無數年,最後才終於選擇不確定性,離開一直受虐的確定人生。

「要是不明白人類逃避不確定性的感知天性,有可能使自己被茫然推向這種奇特的極端狀況。我們的天性解釋了那句著名的英文諺語:跟認識的魔鬼打交道,總比跟不認識的魔鬼打交道來得好。(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 than the devil you don’t.)」

「希望減少不確定性的驅動力,深深影響著我們做、感受、看見、體驗、選擇、熱愛的事。我們甚至寧願體驗痛苦,也不想忍受不確定性。

控制一個人的手段:控制不確定感

「不確定的程度愈高,受試者體驗到的壓力愈大。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亞契.德.柏克(Archy de Berker)表示:「不曉得自己會被電擊,比知道自己一定會或不會被電擊,還要來得糟糕很多。」簡言之,「不知道」帶來的壓力,大過「多少知道壞事會發生」,也因此控制另一個人的不確定感,是一種控制的手段。

看到這段讓我想到當年要放棄穩定上班族的生活去創業,最困難的心理關卡就是- 每個月的薪水哪裡來?無法每個月有固定的薪水無疑就是一種不確定感,克服這種恐懼後才有辦法脫離上班族的生活 ( 附註:上班族不代表是不好的,加入好的團隊也是不錯的選擇 )

提升伴侶之間的關係 – 減少不確定性

「使用這種手法的可能是政府,甚至是人際關係中的某一方。」

「這點或許就是為什麼如果伴侶讓性事成為兩人溝通的話題(這只是開誠布公的方法之一),可以提升一段感情的親密感(以及個人感受到的整體情感滿意度)。」

幫人減少不確定性也是一種獲利模式

「行銷大師羅瑞.蘇瑟蘭(Rory Sutherland)一針見血地告訴我,Uber 會成功,其實不是因為顛覆計程車產業(多數人這麼認為),真正的原因與我們的不確定性研究有關:民眾需要確定性,想知道計程車在哪裡、何時會抵達。」

公共設施在不確定性上的設計

「自從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裝設 LED 顯示器,告知下一班車何時會抵達,在倫敦公車站等車的壓力大幅降低。就算要等很久,知道會很久,就讓乘客在情緒上比較能忍受。」

「在「希斯洛機場快線」(Heathrow Express)的月台電梯,新增「上」這個上樓按鈕,即便那台電梯一共只會往一個方向移動、也總共只有一層樓!以前人們踏進那台電梯後,會發現沒有按鈕可按,驚慌失措。新塑膠按鈕的設計,妙就妙在其實塑膠按鈕並未連接到任何東西,只連接到燈,因此以後每當旅客按下去後,唯一的作用就是亮燈(不管按不按,電梯都會跟以前一樣自動上升)。」

看到這邊,也讓我聯想到軟體的 UI 設計,如果使用者按下一個 Button ,背景要做比較久的資料處理,軟體如果沒有設計好進度狀態顯示,也同樣令使用者感到焦慮

需要確定感是一種「雙面刃」

「希望感到確定的欲望,顯然影響著我們的可能性空間與感知,也影響著我們的私人與工作生活。需要確定感通常會救我們一命,但也可能有害,也因此我們自認的「自主的自我」(conscious self)與「自動反應的自己」(automatic self)之間,永遠處於緊張關係。」

我們容易想要快速消除眼前的不確定性而忽略了長期的目標

如果要克服促使自己尋求確定感的先天反射(有時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必須把「自主的自我」擺第一告訴自己新故事,持之以恆後,改變自己「未來的過去」,甚至改變生理反應。我們必須創造出把「不確定」當成好事的內在與外在生態!」

看到這裡,想到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中將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分成了 4 個象限,我們很容易處理第一類事務而去忽略了第二類事務,跟我們天生反射不謀而合,我們唯有把「自主的自我」擺在第一位,才能更從容地去從事第二類事務,並往設定的長期目標前進 ( 長期目標往往也代表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成效的工作 )

「我們無法打破常規、以不同方式看,最大的障礙其實不是我們身處的環境,也不是我們腦袋聰明的程度,甚至也不是(很諷刺)造成我們無法出現神祕頓悟時刻的挑戰,而是人類的感知本能妨礙著我們,尤其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感知需求。」

產生感知的機制會妨礙我們得出創意……製造感知的過程卻能使我們得出創意。

「矛盾的地方就在於感知的機制,同時也是使我們能夠解鎖強大新感知、打破常軌的過程。也就是說,產生感知的機制會妨礙我們得出創意……製造感知的過程卻能使我們得出創意。

我們可以藉由神經科學上的刻意與感知互動,有機會替自己的想法與行為,帶來先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我們最重要的目標的確是活著,但如果要存活一定時間,不能永遠只是在回應當下而已。

不能永遠只是在回應當下也就是不能只是永遠在處理第一類事務

「我們需要適應,因為適應力最強的系統,也是大自然中最成功的系統。此外,我們想要在每個領域都欣欣向榮。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就得冒感知的險,偏離常軌。程度剛剛好的腦筋急轉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努力,因為我們要對抗的阻力,不只是我們自己而已。」

「朝令夕改」不是一件壞事

「在政治的領域,「大轉向」或「朝令夕改」被當成十惡不赦的事,但各位可以想一想這有多荒謬。我們真的希望政治人物或是任何人,就算碰上了證明他們錯了的證據(有時鐵證如山),還要堅持自己先前「信以為真」的事?尤其是知道有可能「昨是今非」的事?哪一種政治人物比較好,堅持己見,還是思考靈活,和產生思維的大腦一樣具備可塑性?」

抱著「教條」無法順應時勢潮流的守舊派政黨對於老一輩的人是一種「安定」的力量,但是對於要面對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卻增加了許多的風險

把「不確定性」交給宗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宗教也替人類減少不確定性,這也是數十億顆大腦堅定信仰宗教、高度重視宗教支持的假設的主因(還有其他原因)。BBC 二〇一四年的報導指出,高度穩定的國家,民眾抱持無神論的比例也高。天災頻繁的國家則通常信奉「具備道德感化功能的神」。然而,這種安全感的另一面,就是宗教用自己的假設,取代你的假設,並把宗教假設當成不容質疑的信念。當然,除了宗教把自己當權威,我們大腦內的神經活動吸子狀態,有著一股動能(和文化上的「同一瀰」〔homeomeme〕一樣)。過往意義的慣性力量,把我們推向難以抗拒的反射性感知。

這邊有一個錯覺 – 信奉馬克斯主義的共產黨是主張無神論,但是共產黨卻把自己當作「神」,採用集權式社會主義替群眾減少不確定性,這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誤認為共產黨國家是高度穩定的,但是專政的共產黨取代了宗教,面對「黑天鵝事件」帶來的衝擊也是一樣劇烈,這次的武漢肺炎就是一個實例

不安與不舒服的感受是我們應該歡迎的狀態

我們應該進入讓感知能夠探索的地方,那種感覺有如在熱鬧的異國市集裡,小販用我們聽不懂的語言叫賣。如果能鼓起勇氣,擁抱不確定,說出:「好,我不知道。」突然之間,可能性空間中限制著你的坐標軸會消失,你有辦法再次建構充滿新點子的全新空間。」

美國作家:史帝夫-柯維 「教育自己要先從承認自己的無知開始」

「現在你知道自己的感知如何作用,你了解自己某方面的行為或思考,可能不是來自最有創意、最聰明的自我,而是來自你渴望確定性的天性需求。」

「如果要化理論為實踐,該如何讓自己參與創意衝突?最基本的一件事是我們必須以不同方式聆聽……也就是積極觀察。」

衝突帶來對立也可以帶來真正的機會

「這裡所說的「衝突」,指的是廣義的衝突,也就是不符合我們的期待、希望、渴望的情境,例如小時候第一次見識到重力,或是長大後碰上不同於自身看法的觀點。身處正確生態時,衝突是最基本的學習空間。」

「在人際關係中,正確的生態會要求雙方拋開帶來衝突對話的想法」

但是這對於產生創意的思維是有害的

「想像要是帶著自知「無知」的態度面對歧異……帶著問題而不是答案進入衝突……試圖找出歧異可以如何重塑自己的感知與「未來的過去」,將冒出什麼樣的創意。」

「這樣的做法除了是找出自身假設的基本辦法……也能找出他人的假設,改變自己「未來的過去」,進而改變自己未來面對衝突時的做法。」

記得上一個章節的那個腦筋急轉彎 – 蠟燭、圖釘、火柴盒測試,我們只有不斷去質疑原本事物原有的假設才有辦法發現創意,人與人之間想法的假設也是一樣,所以當社會充滿一種「瀰」的現象,這時候去思考「瀰」的反方向是什麼?台灣有一句諺語:「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道理也是一樣的。

衝突時切記感知的原理

「衝突通常會帶來剛才提到的憤怒軸線,出現爭吵及其他更糟的事。那是一種發洩緊張情緒的出口。從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小事,一直到人生態度、忠誠、基本世界觀等大事,任何事都可能帶來緊張情緒。」

「然而,幾乎大家都知道,發生爭執時,如果我們沒提醒自己自身感知的運作方式(不只是對方的感知運作方式),不論大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事;最小的不滿,都可能帶來最糟的爭論。」

「這條從恐懼走向憤怒的麻煩軸線,開始引導我們怎麼看自己、看他人,我們看待別人的方式尤其受影響。這是因為衝突通常源自你的假設並未成真,引爆你的情緒,而那個情緒又違反伴侶對你的期待,帶來更多情緒,情緒不斷增生。」

找到天生契合的伴侶需要一點運氣?

「伴侶關係中的兩個人,永遠不會擁有相同的過去,永遠不會擁有相同的大腦,也因此永遠不會擁有相同的可能性空間,永遠不會站在相同立場,有著一模一樣的想法。」

有一句話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伴侶雙方若能拓展自己的可能性空間,納入另一半的假設,共同創造出更大、更複雜的空間,讓雙方的反應不僅能共存,還不再相互衝突,找到更崇高的存在狀態,彼此互愛,互相理解,就有可能解決衝突。」

「然而,此一透過衝突來學習的過程,需要耐心、需要付出心力,還有當然也得擁有關於衝突本身的新假設。」

「伴侶關係的「末日四騎士」(The Four Horsemen),也就是幾乎必然導致分手的四種行為:批評(criticism,不只是說出不滿)、侮蔑(contempt)、防衛(defensiveness)、冷戰(stonewalling)。

「如果要建立與維持一段幸福關係,光是不做那四件事,遠遠還不夠。我會說,這是因為多數人……不只是處於戀愛關係的人,而是所有的人際關係……多數人在處理衝突時基本上不具建設性。我們通常把衝突視為敵對狀態的攤牌,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摧毀對方的論點,留下自己的觀點,只破壞,不建設……不探索,也不考慮新想法,不肯「旅行」/不接受新體驗,不願意找出或許需要攤在陽光下的隱藏性有害假設。沒能提出問題,只有「答案」,帶來不具創意、不關心對方、無意間帶來破壞的答案。」

「然而,如果我們面對每次的衝突時,抱持完全不同的心態……以非常不同的假設來看待衝突……改當成有機會挖掘對方的不同之處?因為了解別人的方法──甚至是了解自己的方法──並不是找出那個人和一般人的相似之處。愛是愛另一個人的與眾不同。你之所以為你,他們之所以為他們,就在於一個人與常模不一樣的地方。」

和諧的伴侶關係不能單靠一方

要看兩個人的瘋狂能否合拍。在有自覺的情況下,帶著不確定進入衝突,以豐富自己不斷演化的感知史,不但很困難,甚至有風險,尤其是如果另一方進入衝突時,並不了解感知的原理。也因此除了謙遜,創意還需要勇氣,因為你是在踏進演化讓大腦避開的空間。」

停止本能的反應

「我要如何踏進演化告訴我別去的地方,把不確定當成好事,進入不確定構成的一片黑暗?我如何能把以上的新理解,納入自己看事情的方式,還變成自己存在的方式?質疑自己的假設,從 A 點抵達 B 點,主動偏離常態的第一步是什麼?」

「如果要從 A 點抵達 B 點,就必須主動參與這個世界。然而,從 A 點抵達 B 點的第一步,是從 A 點抵達「非 A 點」。抵達「非 A 點」的方法是讓自己處於不確定之中,在缺乏必然的過往意義的狀態下體驗刺激。關鍵是不去看我們先前加在刺激上的意義,有自覺地停下自己的反射性反應……當你看得出某個反射的成因,就有辦法停下。如果你走在街上,有路人撞到你,你的第一個自動反應可能是:豬頭!那個罵人的反應是「A 點」,停止做出那個反應就對了,不要去 A 點,改去「非 A 點」。

「停下把別人當爛人的膝反射,思考自己碰上的刺激可能不帶意義,就算感覺起來不是無心之過。」

「對多數人來講,只有在情境出現衝突時,才有機會做出選擇。甚至可以說,在衝突之中,我們的性格才會顯露,才會成型碰上衝突時,我們可以選擇和過去一樣,不假思索做出膝反應,這是「正常的」反應(也就是平均的反應)。然而,現在你已經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看到自己看到的東西,你有了另一種選擇:你可以偏離一般的做法……選擇「非 A 點」……進入不確定性。控制力要從不確定中求得,而不是從「非 A 點」之後的東西中求得,不論是 B 點、C 點或 Z 點。然而,不去看明顯的事,不去看根深蒂固的吸子狀態很困難,首先你得停下自己的第一反應。」

冥想的基本原理

「開始這麼做之後,就會減弱你目前的假設對感知產生的影響。其實這就是冥想的基本原理……一種前往「非 A 點」的機制。目標是你要「清空腦袋」,停下腦中川流不息(通常無益)的意義流。冥想除了可以停下杏仁核面對壓力時的「戰或逃」反應,還能協助人們發展出更具同理心的思考(同理心其實就是想像自己是另一個人的創意流程),以及發展出包含「心思遊移」(mind wandering)在內的思維模式。」

有點矛盾的是人跟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前葉額」的思考活動,這個思考活動在幫助我們想像未來,計畫未來,但這也是「雙面刃」,在想像未來時對於不確定的煩惱過度讓我們無法從 A 點進入到 B 點,所以過度想像不確定的未來反而讓我難以踏出目前的「舒適圈」,只能在原地踏步

我在哈佛幸福學裡面也看到了冥想的基本原理就是減緩「前葉額活動」,跟這邊的停止本能反應原理很類似

為何「冥想」目前在美國的創業圈還蠻流行的,原因之一是可以減緩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過度憂慮,過度憂慮的負面作用就是會讓人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與決策

「二〇一四年的哈佛研究甚至顯示,八週的正念(mindfulness)課程增加了受試者的大腦灰質,證明冥想本身是促進神經成長的內在豐富環境。在高壓情境下,創意通常會輸給「戰或逃」的反應驅力,光是停下就能使大腦接觸到不同的化學物質,不再處於苦惱帶來的皮質醇之中,釋放催產素(催產素與可量化的更多同理心、大方及其他行為有關)。」

「大方與同理心會使我們以更具創意的方式聆聽,也因此從某個角度來講,我們可以靠著自身分泌的化學物質,活出更美滿的人生。」

停下自己的反射性反應非常重要,因為這是踏進不確定性的第一步。我們在不確定性之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新意義。也就是說,我們藉由換個方式看,重新賦予「過往的經歷」意義,改變「未來的過去」,進而改變未來的感知。」

自由意志還是存在

自由意志的確存在,只不過不是存在於前往 A 點,而是存在於選擇去「非 A 點」。自由意志存在於為了改變未來的反應,改變資訊先前的意義。自由意志的必備條件是在不確定的情境中,拿出自覺、謙虛、勇氣。」

接下來作者分享了他自己曾經因為壓力過大,身心濱臨「崩潰」的經驗,他也有去看醫生,每次感到自己快死掉的時候就叫救護車來讓自己安心,後來作者是如何幫自己治癒這些精神狀態?

「我最後是如何康復?如何從 A 點(感到不舒服,每隔一段時間便恐慌症發作)抵達 B 點(感受到新的「正常」,不論那是什麼意思)?答案是如同先前的許多前輩,我活出感知過程,踏出基本的第一步,朝新方向邁進,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我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後,停止朝原本的方向前進。

「我只是停下了自己胡思亂想的擔憂,主動忽視那些念頭。我停下原本的思維後,許多正面的新念頭開始出現,開啓新的感知史。」

「焦慮症發作時,離開原本的腦迴路方法,就是無視於它們,真真正正的無視(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如同著名心理治療師卡爾.榮格(Carl Jung)所言:問題不曾被解決;我們只不過是改變看問題的觀點。

看到這裡,讓我想到以前在網路看到的一篇文章 – 「憂鬱症」不是轉念、想開一點就會好的!請理解它是種大腦出問題的生理疾病,我的感想是透過別人去改變自己的想法有點困難,只有自己理解了感知的原理,才有辦法治療自己,開一個小玩笑,趁自己的大腦還處於正常的時候搞懂感知的原理,當自己憂慮來臨時才能靠自己走出憂慮帶來的負面影響

「改變觀點的方法是完全不去管它們,不試著找出原因,因為不斷反覆思考反而會增強意義,出現更嚴重的恐慌發作。」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網路分享- 當嬰兒在哭的時候,這個新手父母就把洗衣機打開,讓洗衣機製造出來的聲音去轉移嬰兒的注意力,結果嬰兒就不哭了

作者也有分享一段他兒子小時候的一段往事,作者也是發現轉移他兒子的注意力後他的兒子就不哭了

「我發現西奧不想看著玩具了,但他忍不住會去看。太奇妙了。他無法停止反應。他無法離開 A 點。西奧想要移到「非 A 點」,但感到沮喪,因為他無法轉移注意力。就這樣,我觀察西奧的反應三小時後,最後拿掉玩具,然後他就不哭了──太好了!(開玩笑的,我立刻就拿掉玩具。)」

注意力的力量不在於「看」,而在於有能力「停」下不看

「這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天生受歷史上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事吸引。那種東西有的很基本,例如以正在發展的年輕視覺系統(就像昆蟲的視覺大腦)來講,可能是顏色高對比的物體,此外也可能是與痛苦或快樂有關的刺激。」

「如果你在沒做心理準備的人旁邊拍手,他們會立刻把注意力移到你的眼睛。在派對上,如果你和朋友站在一起,朋友在跟別人講話,你也在跟別人講話,然後你故意向談話對象講起那位朋友,讓他聽見自己的名字,你可以留意朋友會立刻加入你們的對話,就算你已經轉移話題」

「停下的力量,是大腦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的力量。如同西奧的例子,注意力的重點不是望向某處,也不是把視線看向理性的方向……統計上、歷史上最合乎邏輯的事物。注意力的力量,在於把視線從「明顯」的事物上移開,改看較不明顯的事物。注意力的力量在於開始換個方式看,堅持挑戰自己的大腦在必要時刻停下,產生由額葉皮質驅動的抑制。

我聽過一些如何開始學習冥想都提到一件事 – 將注意力放在觀察自己的呼吸,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讓我們快速進入冥想的狀態,也就是讓自己的前額葉皮質活動趨緩下來。我在晚上無法入睡時就開始調整自己的呼吸,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很快就入睡了

提到注意力不得不提到李笑來在得到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個專欄 ( 後來也整理成了一本書 ),李笑來有一本書也很有名- 與時間當朋友,他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開始就在強調控制注意力的重要,重要的不是做時間管理,而是要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人類眼睛的移動方式是有原因的,很少是隨機移動。我們會看著表面之間的分界。我們會依據情緒狀態改變眼動;處於高權力狀態時看著前景,處於低權力狀態則看著背景。如果你是女性,你看著另一名女性面部的方式,會不同於你看男性面部的方式(例如你會改看嘴巴,不會看著眼睛)。」

「眼睛是人類看世界的窗戶,眼睛的移動方式藏著我們的假設,也因此我們自然而然看著明顯的事物,即便什麼事物是「明顯的」,每個人不同。此外,你留心看的一小部分,決定著其餘資訊的意義。

我們用看到的一小部分去決定其餘資訊的意義,這大概也是我們容易產生偏見和容易被騙的原因

接下來需要你實際看實體書才有辦法體驗,作者在書頁中有做一些圖形,隨著書頁的翻動,你會看到不一樣的動畫效果,取決於你的眼睛注意的地方

「你看著的地方,決定著你會看到的東西,原因是雖然整體圖案或許有兩種機率相同的可能性,相同的整體刺激中的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可能性。可能性空間受你看著哪個地方影響,而不是受圖形本身的抽象可能性影響。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事?

「定義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時候,重點不只是他們做了什麼(也就是「他們看著什麼」),還要看他們沒做什麼(他們沒看的東西)。」

我記得賈伯斯曾經說過:創業者選擇不做什麼比做什麼還重要,這句話的前提是創業者是有「自由意志」。

「以大腦為例,不只是活躍細胞定義著我們的行為的本質,不活躍的細胞也一樣,因為重點是整體的活動模式。」

人類因此不同於多數動物,有辦法靠著不去看顯而易見的事,改變自己「未來的過去」……從 A 點抵達「非 A 點」我們看到的東西,透露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選擇不去看的東西,則會塑造我們這個人。

「我們靠著移開視線,展開以不同方式看的過程,因為不去看一樣東西,代表你的眼睛現在一定看著別的東西。我們比較無力掌控那個「別的東西」,因為「新刺激」加上「你過往的歷史」,使你的大腦這下子呈現新的吸子狀態。

看到這邊,思緒再整理一下,剛剛提到冥想的基本原理在於「停下來」,當我們有自由意志時可以選擇停下來不去看(想)某些東西,這是為自己取得掌控權的方法,我們因此可以擺脫過度思考而帶來的煩惱。

但是這邊提到我們目前在看的東西卻是我們無力掌控的,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想好壞要看目前我們在做什麼事?例如你已經有閱讀的習慣,你很難一天不看書。

不過,至少那不會是 A 點。常常看向別的地方,未來你將比較不可能反射性地看到 A 點更可能看見 B 點(或 C 點、Z 點)。整體來講,我們的視線放在何方,我們的思考就放在何方。只要多加練習,就能引導思維。」

接下來作者又提出了另一個實驗,必須看實體書中的圖形來自己做才有辦法體驗

「就和剛才移動眼睛的練習一樣,但這一次,你不動眼睛,只動你的注意力,留意這一次兩條線會再次依據你把注意力擺在哪裡──以及沒擺在哪裡,運動方向跟著變。我們不看(與看向)的東西會改變我們腦中編碼資訊的本質,以及我們看見的意義,也因此我們可以靠著「別開視線」,得以從 A 點轉換到「非 A 點」。

「這樣的「別開視線」,可以是外部的移開眼睛,也或者是內部的在「心中」這麼做。我們有辦法靠著停下,重寫自己的感知,重新開始。

「我把待在「非 A 點」……以及抵達「非 A 點」的所有必要條件,稱為「生態視覺」(ecovi)。然而,如果要處於「非 A 點」,我們必須前往演化讓大腦極力迴避的地方……也就是讓自己處於不確定之中。

感想

以前看過一句話 :改變別人比改變自己還容易。

但是我看完了這個章節,我的感想是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還容易,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感知的原理。靠著理解人的感知原理,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吸子狀態」,我們知道遇到讓自己感到了「不舒服」的狀態是充滿機會的,我們知道克服恐懼的方法是停下來不要過度思考,將注意力放「非 A 點」而不是 A 點。

所以當你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徬徨與不安,記得再回來複習這個章節,轉移一下你的注意力 。你就會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做。

但是要改變別人談何容易,有些是利用人的「認知偏差」跟大腦的弱點在進行,甚至透過控制一個人的恐懼。但是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要別人往好的方面去改變,最好的方式還是「自覺」,透過內在的力量改變遠比外在的力量大多了。如何去觸發別人內在的「自覺」力量?這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但是這會是我下一階段想要尋找的答案。

這本書還有第 10 章,也就是最後一章了,原本預定要在這週分享完畢,但是因為最近在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所以又延後一週了,這本書的知識需要一點時間消化,所以我在這邊先預告一下,下週的第 10 章分享完畢後,站長成長週報我會休息一週,除了讓大家消化一下,我也在準備下一本書的分享資料 ,尋找我未知的答案 🙂

延伸閱讀

感謝江宜澤的分享,讓我看到一個突破「吸子狀態」的案例,我喜歡這個案例是因為我也有懼高症,我雖然靠著去爬山有克服掉一些,但是叫我去爬電線杆我還是不敢的,這位弱小女子做到了,如果你曾經克服過內心的恐懼,你就會體驗到自己無所不能的一面,體驗自己無所不能不是自大,而是當遇到抉擇時你不會因為恐懼做出錯誤的判斷

棄教職、改當搶修第一線!33歲台電女線路裝修員:永遠不要因為恐懼,框架住自己

Comments are closed.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探索更多來自 Soft & Shar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