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Soft & Share 會員服務] 文章選讀 051 遠端產品管理技巧

Contents

這是 Soft & Share 訂閱會員特別服務,我們會選讀實用,有啟發性的文章,並摘要我們看到的重點筆記。

原文標題:Hiten Shah’s tips for remote product management

為什麼選讀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是 2020/4/15 發表的,也就是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最嚴重的時刻,許多公司開始實行 WFH ( Work from home ) 。雖然武漢肺炎的疫苗最近在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在施打,但是最近看每個國家的的感染人數還是在上升中,台灣也發生了醫療人員在為病患插管過程中感染,引發了醫院醫護人員的群聚感染。

從最近的數據看來,遠端工作在今年還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果要進行遠端工作的產品管理,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講的注意事項,裡面也有提到遠端產品管理使用的溝通工具

這篇文章是一個網路研討會的紀錄,雖然是 ProductBoard 公司的置入性行銷文章,不過裡面有些點還是值得參考

文章內容重點筆記

文章內容

Hiten 是遠端工作專家,產品思想領導者,FYI 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在網路研討會的討論中,Hiten 為產品團隊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流行期間遠端工作分享了一些有價值的技巧,包括:

  • 最能支持遠端產品管理的工具和流程;
  • 如何促進更好的遠端溝通; 以及
  • 當完全在家工作時,如何達到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

( 前面有關遠端工作的意願調查,這邊就省略了 )

「正常」遠程工作和當前環境下的遠程工作有什麼區別?

這不是正常的遠端工作。這就是我所說的不尋常的事務 ( business as unusual ) 。我們的家裡發生了很多不同尋常的事情,比如孩子們呆在家裡,很多食物被烹飪,戴上口罩和手套離開家裡等等

所以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思考如何克服這些挑戰,最後我想出了一個首字母縮略詞:

  • Provide time and space to deal with home life 處理家庭生活的時間和空間
  • Ease into meetings with a little banter 輕輕鬆鬆地參加會議。
  • Accept interruptions during calls. 電話中可接受中斷。我認為這很重要。我現在會盡量不被打擾,但是如果有人嚇壞了或者哭了,而我不得不去處理(比如我的孩子) ,這也許沒關係
  • Create time to just talk 在會議上,詢問每個人的感受
  • Enable flexibility. 啟用彈性

這就是我的和平( PEAC ) 框架!

我們如何重新思考我們過去習慣的產品管理流程,並使其適應遠端工作環境?

我將我的解決方案稱為 VACA 方法,因為如果這些事情在我的組織中的每個流程和部門都是最優的,那麼我就可以休假了。VACA 方法包括能夠根據四個不同的標準(能見度、問責性、溝通性和一致性)來評估你擁有的任何流程。

能見度( Visibility ) 就是看到產品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事情是多麼容易。

當涉及到責任( accountability ) 時,你能讓人們對他們所負責的工作負責嗎?工作完成了嗎?

溝通( Communication ) 歸根結底取決於你作為一個團隊的溝通能力,以及人們是否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了。

一致性( Alignment ) 是建立在以上所有的基礎上的。如果你的能見度、責任感和溝通能力分別是4分或5分,那麼你做得相當不錯,並且與之保持一致。

像 productboard 這樣的產品是一個用於產品開發的系統,它可以為您提供許多開箱即用的東西。如果你考慮用不同的產品來幫助你,首先從你的流程開始,然後決定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

產品團隊如何更好地進行遠端協作?

流程勝過工具。

首先確定你的流程以及它對你的工作效果(使用類似 VACA 方法的東西) ,然後找出哪些工具可以促進它,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工具都非常固執,或者強迫你遵循某種方法,而產品人員即使使用相同的方法,也往往有很多不同的流程ー他們需要靈活性。

流程對工具的影響比工具對流程的影響更大。

從17年的遠端工作中,我學到了如何成功地合作:

  • 選擇協同作業的工具。有可能類似 productboard 這樣的工具,因為所有的資訊都在裡面,或者 Miro,因為他們提供白板
  • 可透過語音電話
  • 使視訊是可選的並讓一個人分享他們的螢幕。視訊往往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因為你總是試圖去看那個人,而不是真的在工具裡工作
  • 一起談話和工作。當產品團隊想要一起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ーー不管是寫文案、評估規格,還是分析客戶回饋ーー打開一個工具,比如 productboard 或者其他記錄系統,一起做事情

這對三個人來說非常有效。當你有超過三個人的時候,我通常不建議開會,除非是全體會議、每日單人會議或類似的會議。

你能告訴我們一些產品經理可以利用的不同類型的工具嗎?

有幾類工具。通用工具可以用於許多不同的事情。其中包括 G-suite、 Miro、 Zoom、 Notion、 Slack 等等。

然後,你就有了為特定部門或使用案例設計的特定用途的工具。

productboard 就是一個例子。它是一個端到端的產品管理工具ーー一個記錄系統ーー用於記錄你所有的產品開發工作。你可以把回饋放在那裡,管理你的路線圖,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

對於設計,我推薦 Figma,它是一個高度協作的工具,相對於現有的其他工具來說。

如果我想做研究,看看人們是怎麼看待一個流程、一個原型、一個網站、一個應用程式或者一個行動應用程式,UserTesting 就是我使用的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的選擇。

Typeform 是專門用於調查的。

GitHub 是程式碼所在的經典特定用途工具。

當你試圖選擇新的工具來使用時,首先要評估它們是為了一個通用目的還是為了一個特定的目的而建構的,然後從那裡開始。

產品經理如何遠端建立和維護與整個組織的關係?

建立和維護與整個組織的關係,多溝通和記錄。多分享,多說話,然後用正確的媒介寫下來。

建立和維護與整個組織的關係,多溝通和記錄。

每日 Slack 更新對於遠端團隊來說是非常常見的。在我們的組織中,我們有一個 Slack channel,人們可以在這個 channel 分享他們每天的工作。這是一種迅速讓整個組織變得可見的方法,可以隨意地看到每個人在做什麼,也可以關注每個人在工作之外的表現。

我也喜歡共享待辦事項,我和我的合伙人就有一個這樣的工具,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還有一些媒介,比如公司新聞文件。當你正在進行大量的非同步工作、處於不同的時區,並且業務處於不尋常的中斷狀態時,這種方法非常有用。

一個產品管理系統作為真相的來源是很有價值的。很多時候,人們使用多種工具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但是 productboard 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可以讓你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地方。

當談到會議時,提前分享議程。有了可行的會議議程,會議的目的和接下來的步驟就顯而易見了。我還建議在會後寫一份後續報告,總結所有討論的內容。

此外還有驗屍(  post-mortems ,或是復盤),這在遠端的環境中非常關鍵。在驗屍報告中,你回顧你過去做過的事情ーー哪裡出了錯,哪裡做對了,以及任何相關的學習。這樣可以讓每個人都保持一致,並幫助你下次做得更好。尤其是當涉及到你重復做的事情時,比如發布產品時,這一點尤其重要。

人們真的很懷念「飲水機旁的談話」。關於如何遠端重現這些類型的談話,你有什麼建議?

首先,確保你設定了明確的工作/生活界限。我這麼說是因為在辦公環境中,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隨意的交談。當涉及到遠端工作時,人們同時工作和處理生活,你要尊重這一點。所以我想出了一個我稱之為「現在和以後」的方法。

現在和以後的方法的關鍵是確定什麼是優先等級,什麼可以推遲到以後。如果你現在有一些和別人相關的東西,你想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找到一種方法,並且使用正確的媒介。

那麼,「飲水機」的對話會怎麼樣呢?通常,它們是後來的事情。也許慢一點的交流方式,比如電子郵件,人們可以在他們自己的時間裡回復,會更好。這也是共享待辦事項列表的幫助之處,因為你可以識別專案並在其上注明日期。

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關於區分什麼是現在重要的和什麼是以後重要的,然後利用正確的溝通渠道。

當你在家工作的時候,你怎樣才能達到一個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你有什麼建議來設定界限?

我的回答受到了你告訴我的啓發,你一覺醒來,你的頭腦就立刻開始工作了。我給你的建議是,做一些放鬆的事情,作為你早晨例行公事的一部分

你選擇的這個「東西」不是萬能的。現在瑜伽和冥想顯然很流行,但是它可以是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播放你最喜歡的歌曲。例如,我開始和我的孩子們跳舞。不管是什麼活動,它應該能幫助你保持集中精神,防止你在工作時感到焦慮。我之所以提到焦慮,是因為現在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當涉及到設置界限時,我明白當你在家的時候,你很容易依附於你的手機; 很容易打開你的電腦開始工作; 很容易對 Slack 消息做出回應,而且還不需要回復。在遠端工作環境中,你需要嚴格設置自己的界限,然後找出如何尊重它們。

另一件對我個人有幫助的事情是花幾分鐘時間呼吸。如果我有任何消極的感覺或者感覺被觸發了,我會試著找出原因。所以,如果你需要休息,那就去做吧!找到那些能讓你集中注意力並幫助你回到狀態的東西。


Soft & Share 訂閱會員加值服務

找線上課程?試看看 Soft & Share 網站搜尋引擎

✍ 搜尋結果太多?可參考 Soft & Share 搜尋引擎使用技巧


幫我們個小忙!

使用 e-mail 追蹤 Soft & Share

Image by bhupp from Pixabay

Comments are closed.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