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原文連結:Is Substack the Media Future We Want?
為什麼選讀這篇文章?
台灣去年可以說是 Podcast 成長大爆發的一年,但是現在美國在流行什麼呢?這篇文章介紹了電子報 ( newsletter ) 前世今生,沒錯電子報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在網際網路還沒出現之前,許多公司都會針對自己的客群發行自己的紙本企業通訊,到了網際網路出現後則演變成了使用 e-mail 發送電子報,到了最近幾年,新型的內容發佈平台整合了數位金流,成了「自媒體」經營的付費訂閱的樂園
這篇文章還介紹了在 Subtstack 上形形色色的個人經營的免費和付費電子報,如果你是有梗有料的人想要跨入付費訂閱電子報這的領域,這篇文章值得一讀。
✍溫馨小提醒:這篇文章有長,雖然我全部翻成中文,建議可以先看文章的大綱和我標黑體的重點,快速掌握這篇文章的內容後再看細節。最近我使用這個方法看書,效果也不錯。
✍ 這篇文章的 newsletter 有些地方我翻成「電子報」,有些地方為「通訊」,通訊指的是網際網路還沒出現之前的紙本通訊 ,這種紙本通訊現在還很多。
電子報服務是一家軟體公司,透過模仿新聞編輯室的一些功能,使自己難以歸類。
海莉-納曼的日子過得很奇怪。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在她與伴侶阿維合租的一居室公寓裡穿梭。”不是要畫得太淒涼,但我已經開始坐在淋浴間裡,”她在9月份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我注意到,當你把膝蓋抱在胸前,看著水滴滴答答地打在腳趾上,水滴順著鼻子滑進嘴裡,感覺就像陷入一場溫暖的暴雨中。” 她推薦閱讀羅斯-蓋伊的詩《一個小小的需要的事實》,雅各賓派關於社會主義的文章,以及《紐約》雜誌對米蘭達-七月的介紹。10月,她反思了 “集體的、用之不竭的絕望 “的長期後果;11月,她澄清說,儘管聽起來很沮喪,但她做得很好,然後轉入兩千字的關於焦慮的冥想,她用她的貓咪Bug的照片來說明,Bug是一隻睡著的波斯貓。三週後,她服用了一小劑量的迷幻蘑菇,在湖邊散步。她報告說:”我接著畫了我一生中最色彩斑斕的迷幻畫,我確信它治癒了我內心的一些東西。”她附上了一張自己捆綁在冬裝裡的照片,看起來很安詳。
納曼今年三十一歲,住在布魯克林,她每週日都會向大約三萬名訂戶傳送這樣的簡訊。它們是 “Maybe Baby “的核心產品,這是一份每週的電子郵件通訊,她是唯一的作者和編輯。(她寫道,這個名字的靈感來自於她對不確定性的欣賞。)就在疫情抵達紐約之前,納曼辭去了女性媒體網站 “Man Repeller “的專題總監的工作,長期以來一直計劃成為自由工作者;3月底,她在Instagram上宣佈推出 “Maybe Baby”,在那裡她有9萬名粉絲。”這將是一個地方,讓我比以往更自由地寫作,探索我認為值得更多關注的想法(和感受),並透過電子郵件™️這一神奇的技術與你們一般地聯絡,”納曼寫道,在一張自己穿著紅色毛衣坐在床上的照片下面,”公告 “一詞疊加在她的頭上,就像一個皇冠。
納曼在Substack上發表《Maybe Baby》,Substack是一項讓作家能夠起草、編輯並向訂閱者傳送電子郵件通訊的服務。作家可以選擇免費或付費訂閱,付費訂閱的最低收費是每月5美元或每年30美元,Substack從所有收入中抽取10%。納曼的週日簡訊是免費的,但付費訂閱 “Maybe Baby”,需要支付最低的費用,包括訪問每週的 Podcast 和每月的建議專欄。納曼的寫作熱情、坦率、深思熟慮、溫和的政治性;她引用了卡爾-馬克思、讓-鮑德里亞爾和馬歇爾-麥克盧漢等理論家的觀點,對從名人文化到季節變化的一切事物都提供了一個易懂的左派視角。在她的電子報的 “關於 “頁面上,納曼解釋說,她的目標是讓訂閱者覺得自己剛剛 “和朋友進行了一次長談”–“對現代世界這個異樣的地獄景象稍稍少了些焦慮或困惑”。
在2020年的幾個月裡,”Maybe Baby “是Substack的前25個付費出版物之一,該公司在公共排行榜上進行了排名,就像在旋轉班( spin class )一樣。12月,Substack推出了多個排行榜,分為文化、健康、信仰和食品與飲料等類別)。到目前為止,Substack上有數千份電子報,付費訂閱者超過二十五萬。最近,最受歡迎的刊物包括 “Petition”,提供 “精選的不良投資、重組和破產新聞/分析”(每月49美元);”The Corners by Nadia Bolz-Weber”,收集了不落俗套的祈禱、冥想和靈性探究(每月5美元)。和 “ParentData”,由艾米麗-奧斯特,大約每兩週一次的育兒排程,採取科學的,資料驅動的方法,如產前酒精暴露,母乳冷凍,和微塑料(免費)的主題。”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是波士頓學院歷史教授希瑟-考克斯-理查森(Heather Cox Richardson)所寫的一篇在當前政治形勢和歷史事件之間進行比對的通訊,一直在政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每月五美元);在商業領域,排名第一的通訊是 “Willy Woo的比特幣預測”–Woo是一位獨立的加密貨幣研究者–它承諾 “利用區塊鏈資料對比特幣的下一步價格走勢進行可靠的預測”(每月五十美元)。
在矽谷及周邊地區工作的人往往是新消費產品的早期採用者,因此有大量由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家撰寫的通訊,關於風險投資和創業的通訊。還有一些通訊專門討論體育界的性別歧視、巫術、設計、板球、麵包烘焙、歷史上鮑勃-迪倫的音樂會、”哈德薩克代理 “以及人與動物的關係。”大衛 “是一個關於家庭、文學和性愛的強勢系列,表面上是圍繞著歷史上的戴維。鮑伊,福斯特-華萊士,海德-皮爾斯,林奇,Wojnarowicz(每月五美元)。”Beauty IRL “包含了關於美容、政治和流行文化的文章和報道(每月七美元);“I Know a Spot “為Zillow上列出的不尋常和夢幻般的房產提供精闢的評論(免費);“Foreign Bodies “關注移民和難民社群,以及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每月五美元)。“Unsnackable “遊走於對奇特小吃的評論和日記式的思考之間(免費);”Deep Voices “是一個定期的、長達一小時的播放列表,並伴有數位襯托說明(免費);”Books on Cities “評論關於城市的書籍(每月五美元)。
Substack 語料庫在種類上與部落格圈很相似,它由職業記者、部落格作者、專家、小說家、業餘愛好者、涉獵者以及希望充實個人品牌的白領專業人士組成。該公司曾試圖招募高知名度的作家,提供(對少數人)保健津貼、設計幫助和聘請自由編輯的錢。在某些情況下,Substack還支付預付款,通常是慷慨的六位數,激勵作家在不僱傭他們的情況下製作作品。Substack作家可以申請獲得法律辯護基金,根據個案情況,該基金最高可承擔100萬美元的法律費用。凱西-牛頓(Casey Newton)是一位寫了十年矽谷報導的科技記者,他在9月離開Verge,創辦了Substack 電子報 “Platformer”,這是一個個人創業專案,他分析有關社交網路和民主的新聞(每月十美元)。牛頓是我的朋友,他拒絕了一筆預付款,但拿了一筆保健津貼;他對我開玩笑說,他的生活現在已經被網際網路打亂了兩次–第一次是在他還是報紙記者的時候,”網路出現了,吞噬了印刷品”,十年後,”社交網路出現了,吞噬了網路”。Substack還招募了前BuzzFeed文化作家Anne Helen Petersen和Vox聯合創始人Matthew Yglesias,後者辭去了員工工作,寫起了電子報;兩人都獲得了可觀的預付款。其他知名作家也在沒有與公司達成中介協議的情況下創辦了Substack 電子報,其中包括搖滾評論家羅伯特-克里斯特高(Robert Christgau),他的 “And It Don’t Stop “是一篇關於音樂、電視和科幻小說的曲折文章(每月5美元)。美食作家艾莉森-羅曼(Alison Roman)今年春天從《泰晤士報》休假後,創辦了 “A Newsletter”,裡面有菜譜和輕快、霸氣、自嘲的趣聞(每月五美元)。
2017年,Substack推出時,創始人在 “Substack部落格”(免費)上釋出了一篇任務宣告。發文以1883年《紐約太陽報》如何納入廣告的軼事開頭,接著詳細介紹了新聞業的現狀:
上世紀偉大的新聞圖騰正在消亡。新聞機構–以及其他偽裝成新聞機構的實體–正在轉向越來越絕望的生存措施。於是我們有了內容農場、點選誘餌、榜單、無厘頭但病毒式的光學幻覺辯論,以及 “假新聞 “的流行。同樣具有破壞性的是,在消費者眼中,新聞內容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感知價值–尤其是以美元來衡量。
這些可怕的事態發展很容易讓人感到氣餒,但每一次危機都有機會。我們相信,新聞內容有其內在的價值,不一定要免費提供。我們相信,你讀到的東西很重要。我們相信,現在是支援和保護這些理想的最佳時機。
創始人推測,基於訂閱的新聞行業有朝一日可能會 “比報紙業務的規模大得多,就像舊金山的叫車行業比Lyft和Uber之前的計程車行業還要大”。如今,Substack的創始人、投資人和行銷材料都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這家創業公司的使命。根據你所查閱的資料,Substack可能是 “重塑出版業”,”開創一種新的’文化商業模式'”,或者 “試圖建立一種讓記者擁有自主權的另類媒體經濟”。它是 “作家開除舊的商業模式”,還是 “新聞的美好未來”。Substack的C.E.O.Chris Best曾表示,該公司的意圖是 “讓你可以對著這個盒子打字,如果你打出的東西是好的,你就會發財。” Substack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哈米什-麥肯齊(Hamish McKenzie)告訴我,他認為該公司是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的替代品。“我們創辦Substack是因為我們受夠了社交媒體餵食的影響,”McKenzie說。Substack的主頁現在寫著:”收回你的心”。

Substack和Facebook一樣,堅稱自己不是一家媒體公司,相反,它是 “一個讓作家和讀者有能力的平台”。但其他電子報平台,如Revue、Lede或TinyLetter(電子郵件行銷公司Mailchimp旗下的服務),從未提供過吸引作家的激勵措施。透過試行像法律辯護基金這樣 “重新創造新聞編輯室提供的一些價值 “的專案,正如McKenzie所說,Substack讓自己難以歸類:它是一家具有數位媒體關注外衣的軟體公司。這家公司目前有二十名員工,實行輕量級的內容控管政策,禁止騷擾、威脅、垃圾郵件、色情和呼籲暴力;控管決定由創始人做出,而且,麥肯齊告訴我,公司不對此發表評論。Best曾建議Substack以取消訂閱按鈕的形式包含一個內建的控管機制( Best has suggested that Substack contains a built-in mod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form of the Unsubscribe button. ) 。
這是一個有趣的時代,對於這樣一個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的方法。網際網路上充斥著虛假資訊和陰謀論。亞馬遜的自助出版部門已經成為極端主義內容的天堂。數位平台的扁平化效應導致讀者混淆了什麼是報導,什麼是觀點。泰晤士報和華爾街日報的新聞編輯部已經煞費苦心地將自己的作品與專欄版的作品區分開來。Substack宣傳自己是一個友好的新聞之家,但它的新聞簡報很少發表原創報導;大多數提供個人寫作,意見文章,研究和分析.
Substack 電子報既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組合:一種賺錢的方式,同時也是展示個性、智慧和品位的場所。讀夠了它們,某些模式就會開始出現。商業和科技類的電子報往往採用para-LinkedIn tics。它們經常被 Twitter 的截圖和連結列表所包圍。單句段落頻繁出現,振奮人心的修辭手法也是如此。(“想象一下,在這個世界上,你有一個個人顧問委員會–那些你最欽佩和尊敬的人–你給他們未來收入的上升空間,以換取他們對你的幫助。. . .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把未來收入的1%與你最聰明的十個朋友集中在一起,就能實現多元化。“) 就像有 ” Podcast 的聲音”–那種好奇的、磕磕絆絆的睡前故事節奏一樣,也有Substack語氣,一種適合於群發郵件的半專業品質。一些新聞電子報用心理治療和自助的語言傳達著親密關係,但它們的風格比早期兩千多人的鬆散、奔放的部落格更精煉、更有條理。”Maybe Baby “雖然脆弱,但也意識到自己是一種商品,對受眾的浸淫。不過,時不時地,能收到一個不期待回覆的人發來的聊得來的、引人入勝的、親切的郵件,還是不錯的。
電子報自古以來就存在。隨著矽谷的誕生,電子報是最早的行業出版物之一。1983年,三十多歲的前商業記者、華爾街證券分析師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從她的老闆本-羅森(Ben Rosen)手中購買了一份有九年歷史關於半導體和個人運算的電子報《羅森電子報》(”Rosen Electronics Letter”)。戴森為該電子報撰稿,並以自信、善於引用的技術專家著稱,他將該刊物改名為 “Release 1.0″。設計不加修飾,採用單列格式,用白紙印刷;當年11月出版的一期初刊,提供了29頁她對當下熱點話題的研究和觀點,從終端使用者培訓到新上市的科技公司。”通常我們不喜歡麻煩:我們寧願保持沉默,”她在一個關於宣佈要上市但尚未設計生產的電腦軟硬體產品的章節中寫道。”但目前所謂的革命、突破和新一代的橫衝直撞需要一些評論。” 訂戶群包括兩千人,其中大部分人每年支付三百九十五美元,每月透過郵件接收通訊。以大眾媒體的標準來看,這個讀者群規模不大,但其中包括了令人羨慕的矽谷企業家和高管的A級名單,支撐了戴森作為電腦領域最強大的女性之一的新生形象。
1985年,西雅圖的一家小型創業公司Aldus開始研發一款名為PageMaker的軟體程式,用於設計和組織報紙版面。Aldus的聯合創始人Paul Brainerd是 “桌面出版 “一詞的發明者,他之前曾是一名記者)。該公司引起了史蒂夫-喬布斯的注意,他鼓勵創始人將該軟體應用於更廣泛的商業環境。那一年,蘋果公司釋出了第一台大眾市場的鐳射印表機LaserWriter–一台價值七千美元的米色機器,可以打印出專業級的文字和影象,並與PageMaker(Macintosh的早期桌面出版程式)一起推廣。公司的辦公室或鋪著地毯的書房現在可以成為一個定製的印刷廠。PageMaker的佈局元素模仿了報紙的佈局元素。這款軟體的提示性欄目似乎在說:”傳閱!傳閱!”。傳播!
幾乎立刻,關於個人理財、高階旅遊、U.F.O.s、食肉植物、衝浪、藍草、錢幣學、農業,當然還有電腦等方面的新聞電子報大量湧現。獨立的出版物早已在金融和技術領域流傳,提供了其他地方不易找到的資料和分析。金融服務公司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以 “投資指標 “開始,這是一份1963年首次出版的通訊。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通訊一直是民間團體、宗教團體、文化和教育機構、企業–以及一些餐飲愛好者的專利,包括1979年開始印刷 “Zagat調查”(The Zagat Survey)的蒂姆和尼娜-扎格特(Tim and Nina Zagat),他們收集了群眾外包的餐廳評論。”桌面出版 “是1986年釋出的一本指南,其中有一章是關於通訊的 “黃金機會”,並強調了獨特的、由聲音驅動的編輯風格的價值。為了滿足人們對定製化的渴望,出現了數位字型鑄造廠和剪貼畫製作公司等相鄰公司的小星系。”桌面出版熱潮的一個不幸的副作用是,我們正被淹沒在出版物中,這些出版物看起來好像是由一個醉醺醺的委員會在滿月下建立的,”1987年的一篇文章寫道。”剪下、貼上和組裝出版物的便利性絲毫不能保證最終產品在內容或視覺吸引力方面的優點”。

九十年代,隨著桌面電腦和印表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一些訂閱通訊開始為那些大型媒體無法滿足其需求的群體提供服務,這與雜誌文化的專業化並行。”Out & About “是1992年創辦的一份通訊,對連鎖酒店和旅行社的 “同性戀友好度 “進行評級,並推薦一些公司,如女同性戀擁有的潛水和海上皮划艇公司Eco-Explorations,以及針對40歲以上男性的Gay’n’Gray Partners in Travel。福利改革網路於1998年推出的 “霸王講壇”,刊登了對媒體關於貧困和政府援助的錯誤資訊的反駁。通訊還為邊緣政治觀點提供了一個論壇:該媒體在暴力反墮胎活動家和民兵成員中很受歡迎。在九十年代文化戰爭的高峰期,Rush Limbaugh(”The Limbaugh Letter”)和保羅-韋裡奇(”韋裡奇報告”)等人物也在通訊中找到了額外的收入來源。
商業性網際網路的興起顛覆了新聞通訊,以及其他一切。提供餐館列表或常旅客優惠資訊的出版物被留言板、論壇、搜尋引擎和免費公共資料庫所取代。社群發現了部落格,而部落格作者也在廣告、贊助商和聯盟連結中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一些新聞通訊實現了數位化,或者倒閉;另一些則蛻變為更傳統的企業。”The Hideaway Report “是1979年推出的豪華度假通訊,後來變成了一家精品旅行社;“Dr. Andrew Weil’s Self Healing Newsletter “在1995年首次出版,催生了一個小帝國。(後來,該通訊與《身體與靈魂》雜誌一起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在很多方面,我認為我工作方式的例子代表了創作者的發展方向。”1996年,戴森在一篇關於PC論壇的文章中告訴《泰晤士報》,PC論壇是為 “Release 1.0 “使用者舉辦的會議,每年帶來150萬美元的收入。“我業務中賺錢的部分其實是內容製作的一個分支。另外,我還做其他的事情:諮詢、演講,這些都是因為我的寫作而來。換句話說,我是透過我的活動而不是我的產品獲得報酬。”
戴森又一次有先見之明:今天的 “creators “往往將他們的活動分散在一系列平台上。他們使用多個社交媒體賬戶來打造和維護個人品牌;為了盈利,他們提供獨家內容或特權。近年來,像Patreon和OnlyFans這樣的公司讓人們更容易通過訂閱和小額支付來支援作家、藝術家、播客、喜劇演員、健身教練、攝影師、音樂家、歌手、性工作者、遊戲玩家、舞蹈演員、教育工作者和有影響力的人。Substack通過與支付處理器Stripe的整合,讓作家不離開網站就能收取訂閱收入。(Stripe從每筆訂閱費中抽取大約3%的費用,以及每筆交易的30美分;這是從作家的收入分成中提取的)。
2019年,Substack籌集了1500萬美元資金,主要來自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其投資公司還包括Lyft、Caviar和Instacart。Substack的營運模式被Andreessen Horowitz習慣稱為 “創客經濟 “或 “熱情經濟”。2019年,在一篇題為 “熱情經濟與工作的未來 “的部落格文章中,當時的合夥人李進討論了 “個性貨幣化 “的機會。借鑑gig-work經濟的例子,李進提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獨立承包商。她指出了Outschool–一個由教師和教練提供指導的網站,主題包括劇本創作、心態和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以及Cameo–一個超現實的線上市場,在那裡可以僱傭名人錄制客製化的影片資訊。”Gig 工作不會消失–但現在有更多的方式來利用創造力,”她寫道。”這對創業和我們未來認為的’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 當我最近與戴森交談時,她告訴我,她對OnlyFans這樣的應用程式很感興趣,在這些應用程式中,她看到了名人和有影響力的人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一種不依賴廣告的模式。”那些接受關注的人,有點像免費的,然後把關注回饋給人們,並收取費用–他們所獲得的關注已經成為一種真正的商品,他們可以出售。“
納曼從 “Maybe baby “獲得的收入遠遠超過了她在《男人報》的全職工資;伊格萊西亞斯的通訊 “慢悶 “擁有包括六千多名付費訂閱者在內的讀者群,他的月收入為兩萬七千美元。(Yglesias選擇從Substack那裡預支二十五萬美元,作為回報,Substack將從他第一年的訂閱收入中抽取百分之八十五。第二年,Substack的佣金將恢復到百分之十)。) 但Substack的創始人也承認,對於大多數作家來說,電子報將是一種副業。在大多數情況下,訂閱費產生的不是薪水,而是更接近於小費的東西。在Medium上最近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風險投資家Hunter Walk將電子報比作庫存管理中的一個藝術術語–存貨保管單位(sku)。”Walk寫道:”像Casey[Newton]這樣的人從Verge上解脫出來”,最大的影響是,他現在是一個企業家,有一個叫Casey的產品。他的灘頭堡很可能是一個付費電子報……但電子報只是一個sku. . . ……還可以有一個 Podcast sku。一個演講費的sku。一本書的交易sku。一個諮詢 sku。一個客座專欄作家sku。等等。” 媒體歷史學家、紐約大學教授麗莎-吉特爾曼(Lisa Gitelman)在談到Substack時說:”他們顯然想把它稱為民主化的姿態,我覺得這有點似是而非。這是新自由主義自我賦權的民主。給使用者的資訊是,你可以通過創造來增強自己的能力。”
“熱情經濟 “論認為,觀眾會想要創作者帶來的一切產品,就像 “Rachael Ray “節目的觀眾會經常購買Rachael Ray的烹飪書和廚具一樣。但是,創辦電子報並不能立即帶來演講的機會,而且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產生多種不同的產品。Yglesias告訴我,他認為Twitter是 “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客戶獲取漏斗”,但他說:”Twitter顯然是免費的,而時事電子報則主要是付費的,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這個行業中最棘手的事情。”
Substack有一些社交功能,比如評論區和討論串,但電子報生態系統似乎缺乏活躍部落格社群的友情。與部落格不同的是,部落格與其他部落格的連結幾乎是一個本體條件,如果沒有外部推薦或推薦,大多數新聞電子報是不可能找到的。非訂閱者可以線上閱讀免費的新聞電子報,但並沒有太多的發現機制–只有排行榜。雷吉-詹姆斯(Reggie James)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社交網路Eternal的創始人,也是《產品迷失》(Product Lost)的作者,這是一個以藝術、人文主義的方式來對待技術的電子報(免費),他對Substack是社交媒體的解藥的想法表示懷疑;他的讀者大約有一半是通過社交網路來的。他說,只要作家們受制於社交媒體演算法的邏輯,Substack就仍在 “玩平台的遊戲”。
雜誌、報紙和許多網站的讀者,在發表知名作家的同時也發表新興作家的作品,他們會自動遇到新的聲音;在Substack上,最成功的新聞電子報幾乎都是由那些已經在傳統出版物上培養了受眾或在其他地方建立了追隨者的人撰寫的。(我是透過Instagram的Explore演算法瞭解到 “Maybe Baby “的。)這些作家中的許多人,比如Yglesias,在前二十年作為部落格作者鞏固了自己的聲譽,然後才利用這些作品在傳統媒體上簽下書約或專欄;現在,在建立了大量的追隨者之後,他們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工作。Substack是影響者、評論家、個性人士和政治反叛者的天然結合點。這是否代表著 “新聞的美好未來”,值得商榷。但對Substack來說,這是個好生意。
數位電子報模式的永續性和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為作家們開闢從工作中賺錢的新途徑當然是件好事:美國今年失去了1.6萬個新聞編輯室的工作崗位,許多主流出版物也在努力克服歧視、俱樂部制和過低的報酬等問題。但Substack對作家是否有利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一個訂閱電子報與雜誌和報紙相抗衡的世界是否是人們想要的世界。一個強大的新聞界對一個正常運作的民主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文化上轉向新聞個人主義可能不符合集體利益。要追究有權勢的人和機構的責任,既費錢又費力,而且,在許多媒體機構,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家、編輯、文字編輯、事實檢查員和製片人之間合作的結果。Substack聯合創始人McKenzie向我保證,該平台只應被視為 “與其他模式並列的模式之一”,並指出工人擁有的合作社、非營利性新聞編輯室和國家資助的媒體的潛力。(還有其他的通訊模式;Substack的一個競爭對手Ghost是一家非營利機構,其技術是開源的。) McKenzie接著說:”無論如何,更加’泛化的報紙’世界一直在減少,這種趨勢在Substack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我不認為有任何回頭路可走。精靈已經從瓶子裡出來了。”

在過去的一年裡,Substack的政治電子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最受歡迎的是 “The Dispatch”,這是一份由《標準週刊》和《國家評論》的前作家和編輯經營的保守派刊物。(“The Dispatch “每月費用為10美元,和一家更傳統的媒體創業公司一樣,它也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600萬美元)。7月,前紐約專欄作家安德魯-沙利文(Andrew Sullivan)在讀者和同事批評他的政治是倒退和有害的之後,表達了對編輯自由的渴望,推出了 “The Weekly Dish”(每月五美元);該電子報在政治排行榜上排名第五。搬到 Subtrack 已經成為一種抗議或獨立的宣告。前N.R.A.發言人Dana Loesch最近將她的時事電子報從Mailchimp轉移到Substack;她聲稱前者 “剝奪了保守派的權利”。她的時事電子報 “Chapter and Verse”(免費)提供連結綜述和對他人推文的簡短評論–主要是重申右翼的談話要點–迅速上升到文化排行榜的前五名。Substack已經有意無意地成為了文化戰爭的參與者。雷吉-詹姆斯建議,下一個QAnon很容易在那裡找到家。”當你不做編輯,但你確實為個人身份提供動力–而且這個個人身份擁有像Twitter這樣的病毒機制的引擎–你可以進入一些非常有趣和奇怪的角落,”他說。11月,一個匿名的Substack賬戶發表了一篇名為 “投票模式分析 “的電子報,其中有一篇精心製作的帖子,聲稱選舉舞弊。在Twitter上,該連結被貼上了事實核查的標籤。12月,該電子報一度成為Substack上最熱門的免費出版物之一。
Substack最近推出了一項名為Substack Reader的功能,它將讀者的電子報和 Podcast 訂閱收集在公司網站的一個地方。該產品相當於一個三環的數位資料夾:一種管理電子報過載的方式。Reader還有一個整合外部RSS來源的選項。它似乎從谷歌閱讀器(Google Reader)那裡得到了啟發,谷歌閱讀器是一個聚合器,在2013年關閉之前,它擁有一個狂熱的使用者群。它也類似於Tumblr的儀表板、Twitter的時間線和Facebook的News Feed,看起來不像是對社交媒體的反應,而是它的進化。Substack和這些社交網路一樣,允許讀者建立一個由他們選擇的個人組成的資訊生態系統。
對於許多讀者和作家來說,電子報的個人化、私密性是其吸引力所在。Yglesias告訴我:”你會假設一定程度的熟悉度。”他解釋說,在 “演算法驅動的網際網路 “上爭奪注意力,他從來沒有完全知道自己在為誰寫作。他當時正在寫一篇關於波士頓綠線延長線上的火車站設計的報導,雖然他並不期望它能成為病毒式的傳播,但他知道他的讀者會欣賞它。”我認為多年來一直關注我的人已經對美國的大眾交通建設產生了持續的興趣,”他說。”他們知道我為什麼要寫這種奇怪的事情。”
11月,納曼給她的付費使用者發了新一期的建議專欄 “Dear Baby”。有讀者曾詢問過納曼作為自由撰稿人的生活,以及是否符合她的期望。納曼寫道,她作為自由撰稿人的第一天,也是許多紐約人進入隔離區的第一天。她對向編輯投稿、在咖啡館工作、與其他作家見面的憧憬已經被新的現實所取代。她寫道,時事電子報,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成為她花費大部分時間的事情。這讓我很驚訝:電子報似乎是如此刻意。我點選了回覆,然後回信。
她馬上回應。她告訴我,”Maybe Baby “最初是一個實驗。在Instagram上宣佈啟動後,有一萬人報名。納曼很快就決定全力以赴。撰寫時事電子報已經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四年來,她每天撰寫和編輯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一個搜尋引擎最佳化的標題,工作時間被她形容為 “瘋狂而無法維持”,現在,她正樂於花幾天時間來撰寫每期電子報。電子報讓她反思如何衡量成功。”有一陣子,我曾擔心這不是真正的寫作,我不會透過發電子報來贏得尊重。”她說。她一直在 “解除這些想法”。她接著說:”我的工作少了,我可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不就是一種夢想嗎?” 但商業模式有新穎的挑戰。10月的一個星期,她感覺很低落,好像 “完全沒有話可說”。她寫了一篇電子報,在其中描述了15件她曾想過要寫的東西,但她 “無法設法將它們凝聚成一個有價值的想法”。這篇文章並不是她最受歡迎的,她對此耿耿於懷。”如果生意不景氣,或者人們退訂,這絕對是對我非常直接的公投,”她說。”或者說感覺上是這樣的。”
讀者經常回覆她的郵件,她也開始每週抽出一天時間回覆這些郵件。她已經成功擺脫了她的 “Man Repeller “的聲音–“活潑的,講一些並不怎麼好笑的笑話”–並開始適應經營自己的小媒體業務。除了電子報,她還希望嘗試編劇。她最近與一位文學經紀人簽約,正在考慮她的第一本書,一本關於 “自我神話和如何指導決策 “的散文集。她把它想象成類似於《Maybe Baby》–“文化評論,也許有點哲理,”她說。”但是,希望更加專業。”
作者
Anna Wiener 是《紐約客》的特約撰稿人,報道矽谷、創業文化和技術。她是 “canny Valley “的作者。
✍ 搜尋結果太多?可參考 Soft & Share 搜尋引擎使用技巧
幫我們個小忙!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