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為什麼讀這篇文章?
一家公司要能成功,從發現市場需求,產品實現,行銷與業務,每一個環節可以說魔鬼就藏在細節裡,都馬乎不得,這篇文章的主角是三位技術背景的工程師,他們是大學同學,一起開發了一個網站服務的 side project – Monitorbook ,一開始看似很順利,在 Product Hunt 評價很高,也被 Twitter CEO 在 twitter 上推薦,可是最後是叫好不叫座,願意付費的客戶很少,於是他們開始檢討原因出在哪裡? 他們分享了他們的業務銷售經驗,這段經歷很值得新創公司或是想要創業的人參考。
文章網址 : Monitorbook — From side project to profitable company, a journey into sales
文章重點筆記
業務相關角色與工作內容
銷售要學習的 – cold call ( 陌生電話拜訪 ),outbound 和 inbound sales 的差別,SDR ( 業務開發代表 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 ) 與 AE (Application Engineer ) 的角色要做什麼?
業務改善第一階段
- E-Mail 在銷售還是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用 E-Mail 與最初感興趣的客戶名單接洽
- 學習如何提升 E-Mail 的回覆率 , E-Mail 主題的 A/B 測試和接洽的客戶如未達到第一接觸點要多聯絡幾次,電子郵件更短,更個性化
- 使用 e-mail 輔助服務 Yesware ( 可以追蹤郵件寄出去後,使用者的活動 )
這個階段經過幾週後,Monitorbook 電子郵件廣告系列的回覆率從3%上升到35%。這增加了10倍 ,接下來得到第一個付費用戶
業務改善第二階段
- 原本是使用 Google 試算表管理銷售流程,後來發現這樣做沒有效率,開始採用 CRM 工具,最後他們使用 Streak ,一種在Gmail內部運作的CRM,而且是免費的
- 使用電話拜訪的業務成交比例很高,4個電話拜訪,可以讓其中的3個成為付費客戶,而且電話也是取得回饋不錯的管道
業務改善第三階段 – Outbound sales
就我的理解 Inbound sales 是靠行銷讓潛在客戶自己找到公司網站並留下聯絡資料,Outbound sales 是主動出擊,找到潛在客戶並開始聯絡 ( cold mail ,cold phone call ) ,想要了解更多 Inbound/Outbound 的差異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文章中提到,一開始他們的 outbound sales 轉換率很低,經過一連串的 cold call 與 cold email ,他們對於銷售人員真是打從心裡佩服 ( 因為 cold call/email 被拒絕機率很高 ),看到這邊想起以前為了要打進許多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的市場,我們採用的策略是收集潛在客戶名單後,直接到客戶公司門口發廣告傳單 ,那段過程有點辛苦,但是收穫也很豐盛
最後 Monitorbook 團隊使用了一個虛擬的銷售助理工具 – Amplemarket 來幫他們做 Outbound sales ,這個虛擬銷售助理聽起來有點神,你只要給他一個描述,例如 「我想要聯絡灣區籌集到兩千萬到一千萬美元 SaaS 公司的市場行銷副總裁」,她將會為你們接觸到這些人。
Monitorbook 團段開始使用 Amplemarket 以來,月收入成長從7%上升到了34%。
這篇文章作者最後下了一個結語 : 沒有一個銀彈會突然為你帶來成千上萬的付費客戶,只有不斷地在改進流程,Monitorbook 團隊在產品推出後兩年,已經是一家獲利的公司,而且團隊成長到 6 個人
感想
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 : 「精神錯亂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作同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從 Monitorbook 團隊的業務成長經驗分享更可以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涵。
最後,歸納出幾個在讀這篇文章產生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 在真正深入投入業務流程時應該要先確認產品在市場的定位,與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客戶想要的,客戶訪談取得回饋這個環節相當重要,這篇文章著重在業務發展,對於Monitorbook 在市場上是否是真的被客戶需要的產品研究沒有分享很多,如果產品本身定位就有問題,光靠業務推銷是否有辦法解決問題?
- 產品的定價策略也會影響銷售,這篇文章也沒提到
- 不同的產品或是市場,行銷與業務的方法應該是不一樣的,這篇文章分享的業務經驗比較偏向企業市場
- 跟同業的朋友或是透過社群交流是必須的,文中最後一個工具Amplemarket 是他們的朋友介紹給他們的,Monitorbook 也透過這個工具取得不錯的成長突破點
- 每次採用不同的業務流程,甚至產品版本變更,都應該紀錄業務成長變化,以得知變更後的 差異性,這會讓你更理解做的改變是不是有效的
也許你會有興趣
✍ 搜尋結果太多?可參考 Soft & Share 搜尋引擎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