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昨天在FB看到蘇文鈺教授的貼文, 裡面有一段話值得讓人反思
蘇格拉底說,「真正的知識存在於你知道你其實什麼也不知道!」True knowledge exists in knowing that you know nothing.
前幾天剛好在計畫一本書的讀書會-程序員的思維修練, 第二章-從新手到專家的歷程, 裡面提到了德雷福斯(Dreyfus)模型的5個階段-從新手到專家
- 新手 – 需要指令清單
- 高級新手 – 不想要全局思維
- 勝任者 – 能夠解決問題
- 精通者 – 能夠自我糾正
- 專家 – 憑直覺工作 ( Experts work from intuition)
我對書裡面對於專家的描述特別感興趣,
專家是各個領域知識和資訊的主要來源. 他們總是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方法和方式去做事. 他們有豐富的經驗, 可以在恰當的情境中選取和應用這些經驗. 他們著書 , 寫文章, 做巡迴演講. 他們是當代的巫師. 專家是憑直覺工作, 而不需要理由. 這帶來一些非常有趣的影響, 並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問題-到底什麼是直覺?
後面的2.3節-現實中的德雷福斯模型: 賽馬與賽羊 裡面有一段描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當你在某領域不是很擅長時, 你更可能認為自己是這方面的專家
作者接著提到, 這種狀況在軟體開發領域是個大問題, 因為很多程序員和經理都意識不到有更好的方法和實踐存在. (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處在這種狀況 ? 要如何解決?)
達爾文說過 : “無知往往來自於自信, 而不是知識. ” 反過來似乎也是對的. 一旦你真的成為了一名專家, 你會痛苦地意識到你知道的是多麼少.
今天早上在FB看到另一篇文章 如何深入思考加速進步? 裡面有一段話很喜歡, 也可以拿來當作反省自己的一個想法.
這種主動成長的人,除了所接手的新工作之外,還每天思考如何改進工作,分析優秀競品和行業案例,主動看書聽課學習充電,並針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總結。
引用了這些, 主要提醒自己, 不要因為自己懂了一些而感到沾沾自喜, 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 是因為專家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些是不知道, 有點繞口, 這個道理可以驅動自己不斷去追尋不知道的知道
最近看一些書, 總是會提到 “層次” 這個觀念, 例如ORID-學問, 如何閱讀一本書, 程序員的思維修煉. 理解自己目前處在那個層次是幸福的, 因為總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去驅動自己去追尋. 專家的境界確實是痛苦的, 因為專家永遠不知道自己目前是在什麼層次.
如何增加自己的視野提升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
推一下最近的讀書會
- 人月神話 這個讀書會已經成立 7/29 星期五晚上就要開會前會了, 還有兩位名額可以報名.
- 系統思考 這本書很棒, 可惜目前只有一位來報名 XD
- 透視數據下的商機 已經有三位網友報名了, 再兩位報名讀書會就成立了
- 競合策略 這也是一本可以增加你對商業策略理解力的一本好書, 可惜目前只有一位報名 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