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Facebook如何一面成長一面維持它的工程師文化?

Contents

看到一篇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 標題是Facebook engineering director describes what it’s like to go through the company’s 6-week engineer bootcamp 原本以為這個bootcamp是為剛進入Facebook的新手所設立的,類似我們說的 「新生訓練」, 將內文看過一次後發現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 內文提到

當Facebook工程師在2008年成長到150人以上就開始實施Bootcamp活動 ,新手到老手都要參加, 為期6週, 這個Bootcamp活動可以讓Facebook成長時繼續維持Facebook的工程師文化(我會比較喜歡用駭客文化), FB的工程執行長Vlad Fedorov說這個活動非常成功, 他告訴記者說, 如果他要出去開新創公司, 他也會複製這個活動。

這篇報導也提到Facebook在招募工程師跟目前許多大公司的區別在於它用Bootcamp來決定工程師是否適任並且快樂的工作。 看到這句話聯想到我們之前寫過的一篇-關於Google團隊管理的文章 裡面就有提到Google發現高績效的員工都有5個特質

  1. Psychological Safety: 可大膽嘗試不怕犯錯, 不用擔心被別人批判。
  2. Dependability: 準時完成且達高標。
  3. Structure & Clarity: 清楚的角色認知、 計畫、 與目標。
  4. Meaning: 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5. Impact: 覺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且可創造改變。

比對一下,這兩家在網路界呼風喚雨的公司的體認是不是有相似之處, 他們發現只有讓工程師喜歡他們自己的工作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文中也提到了Facebook的人力資源主管Lori Goler的使命-讓Facebook成為一個強力為本(strengths-based)的組織, 經理人必須讓工程師視工作為他的熱情所在。

Facebook是如何進行Bootcamp?

Bootcamp開始進行的時候, 每個新手都會搭配一位資深工程師當作輔導者, 讓這位輔導指派不同的工作給新手, 例如解公司網站或是App的Bug, 這些Bug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會影響到Facebook全世界10億以上的使用者, 所以這些Bug修正正式上線前都會讓資深工程師檢查後才上線。 Bootcamp也開放讓工程師自己決定他們要改善Facebook產品線中哪些功能, 例如Facebook的群組功能或是Android、 iOS App。

經過這六週的Bootcamp活動, 帶給了Facebook三項好處

  1. 讓工程師決定他們如何貢獻
    Fedorov提到大部分工程師進入公司之前對公司所知都是有限, 經過六週的Bootcamp洗禮, 工程師可以看Facebook所有的code並知道Facebook產品線如何運作, 新進的工程師藉此可以決定他們剛進入公司有什麼工作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
  2. 在公司內部工作網路產生新的 “雇用”
    Facebook的Bootcamp產生當初沒有預期到的效果讓工程師產生革命情感。 裡面有提到Facebook目前全球有64個辦公室13000個員工, Bootcamp讓Facebook避免掉因為工程師不斷的增加造成一堆孤立團隊的問題-這裡面講的讓我想到前一陣子看到的一篇文章-穀倉效應, 裡面講的是大公司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 Facebook的Bootcamp看起來可以打破穀倉效應。
  3. 在團隊中建立一致性
    Fedorov提到大公司內不同的團隊有他們自己的開發流程, 這會讓公司的技術分裂, 而且這會讓公司內部的合作變得沒效率。 在Bootcamp中, 導師(mentor)會教所有新進工程師Facebook的最佳實踐(或是開發流程) 工程師過了一年後如果對公司內部其它專案感到興趣, 這樣工程師也很容易融入新的團隊。 這邊我對於一致性想下一個註解, 對於一致性這個字眼, 有些公司是嗤之以鼻, 有些公司認為企業要有創意, 必須要保有每個人的獨創性, 一致性應該是用在製造業才對吧? 其實依據個人見解, 這邊講求的一致性應該是針對工作方法, 例如敏捷開發流程中提到的幾個實踐–Pair programming、 Unit test、 continue integration。 這些好的實踐就必須落實在每個團隊, 不應該A團隊是做一套, B團隊又是做另一套。

擔任導師(mentor)的資深工程師也從Bootcamp得到好處, 這會讓他的領導統御更有效率。  最完美的是這個Bootcamp讓新進的工程師可以馬上上手, 並享受參與

延伸閱讀

也許你會有興趣

Soft & Share 訂閱會員加值服務

找線上課程?試看看 Soft & Share 網站搜尋引擎

✍ 搜尋結果太多?可參考 Soft & Share 搜尋引擎使用技巧


幫我們個小忙!

使用 e-mail 追蹤 Soft & Sha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