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知道是該辭職的時候了?

Contents

此文章來自 The Effective Engineer 作者 Edmond Lau 的部落格。 Soft & Share 獲作者授權翻譯。

有幾個紅色警訊將引起你重新思考你於目前公司的定位:

  • 不公正的報酬。
  • 受到不好的對待,低估或是不受尊重。
  • 不同意公司的基本策略或實踐並且以目前的職位無法改變它們。
  • 與你的經理和同事無法共事
  • 不能適應公司文化。

這些類型的理由並不難辨識,它們提供想換新環境的具體判斷根據。

當你發現你在一個工作上的學習逐漸減少到達高原停滯狀態,也該考慮離開。這是非常細微的理由,而且人們很難覺察,但卻可能影響更多的人。 轉到另一個團隊或公司將提供你機會改變你的學習曲線,且加速你的學習。

一般來說注意學習速度很重要,尤其是年輕的專業人員。 學習是你對未來的投資,而且這將會是複利成長—知識不只會相生知識,而且更多的知識將會是你更快速獲得知識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在大學時學得比高中多,高中時又學得比早期多。 理想來說,離開學校後,你應該為自己設定所學的比之前還要更多。

Palantir 的共同創辦人Stephen Coheny以一個論點抓住學習複利效果的重要性:大學畢業生應該到新創公司工作而不是到已經上軌道成熟的公司上班 (註一)。

如果你在22歲從史丹佛大學畢業並獲得 Google 的錄用,你將從九點工作到五點。努力工作的時間有可能只有11點到3點,他們給你很好的薪資也蠻輕鬆。 但事實上他們付錢讓你接受一個較低的知識成長速度。 由於知識成長是複利計算的,當你發現時, 這長期的損失複利算下來是非常巨大的。 他們並沒有給你生命最好的機會。 然後駭人的事將發生: 你有一天有可能發現你已經失去競爭力了。你再也不會是最好的,你也不再愛上新鮮的事物,你所在的位置可輕鬆應付,也變得自滿並不再前進。

也許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到新創公司,不過這邊所要傳遞的是不要去犧牲你的知識成長速度的原則仍然適用。

那關於你目前從事的工作熱情呢? 對於公司的使命或是你所做的事情有高度的熱誠與興奮感將高度激發你的學習曲線急劇上升。 熱情與有意義的工作激起長遠的學習動機並將讓你更常常處於神馳的狀態。 Mihayli Csikszentmihalyi,一位世界上頂尖的正向心理學家,發展了一個“神馳”的理論,維持一個狀態享受神馳通常將帶來更多的幸福感(註二)。以長期來說要維持學習的動機並進入神馳的狀態非常不容易,除非你相信並很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且如果你喜愛你正在做的事情,不變得更好應該也很難。

評估你的學習速度首先需要指認出在你的工作中會有哪幾種不同的學習:

  • 你特定工作職責上的技術學習。例如,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這有可能包含學習新的程式設計語言、熟悉新的開發工具、提升設計新系統的能力..等。在這些技術上的精進將讓你個人更加專業。
  • 排出先後順序的技巧。 通常情況下,你可以通過做許多不同的事情創造價值。在每一個時間點找出能創造價值的最高槓桿活動,以最少量的工作獲得最大的價值是困難的。 但它將是你專業上學到唯一最寶貴的經驗。
  • 執行。 學習要做什麼與不做什麼與交付很棒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如何一致地實行並如期完成。
  • 輔導與管理的技巧。 當組織成長越快,你可以越快成為團隊中的資深成員。 資歷將讓你有機會輔導或是管理其他團隊成員,塑造公司文化與價值以及發展和影響團隊的走向。
  • 團隊領導技巧。 這是讓團隊有效運作的技巧, 與個人生產力所需要的技巧不太一樣。這包含如何組織里程碑? 如何有效地協同作業與如何最小化溝通成本? 如何確定團隊合作無間?

在職場生涯的不同時間點,你會重視不同的技能也應該找機會來發展對你有價值的技能。這些所有的技能可以廣泛應用, 而且大多數超越了你目前的工作與公司需求。 你應該把這些技能與經驗帶到你下一個工作。

有一種學習類型對於職涯的成功也很重要但比較難轉用到別家公司。那是對於一家公司制度上的學習,了解如何依照既定的特定程序好好運作:決策如何獲得關鍵守門人的批准、如何讓你認為應該優先的專案放進路線圖 、如何在公司既定的資源分配流程為你的團隊爭取到更多的資源…等等。有些制度的學習是有必要的,在這些中所發展的談判與說服的技巧,對你的未來也將會有幫助。但從某種程度來說,有很多相關如何處理特殊官僚或流程的方法,和其它相比,這些學習的價值相對比較低。

當加入你的第一家公司,學習曲線通常是最陡峭的(但願你做了好選擇)。你將埋首在新科技、新產品與新團隊中,有許多機會從這三個面向來學習。我一出社會首先加入 Google 時,在起先的六個月裏我學到了很多。 Google 運用 GoogleEDU 訓練教材做了很不錯的的在職訓練。 我在codelabs如海綿般吸收很多,在這裏我們討論為什麼核心抽象(core abstractions)存在以及如何運作。我也學到寫程式的風格指引以及了解最佳的業界實踐。我讀了內部已經建立的搜尋索引與其它工程系統擴展的相關設計文件,也學到如何建置與發佈到每天成千上億眼球的 google.com 。

你的學習速度有可能因為組織的問題而下降(也許流程太過官僚而限制了你可以迭代(iterate)與快速開始的能力)或是由於維護上的問題,團隊沒有跟上產品的複雜度做足夠的成長與擴展。 第二個問題將讓你無法變更專案,接觸新的東西。

在 Google,我的警告訊號開始出現在我發覺很多專案要不沒有具體的推出藍圖,不然就是審核過程能見度很低而且很難控管的時候。能夠推出產品在某個程度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想要學習如何建立很棒的產品,而且可以快速、反覆地回饋,這是學習必要的基礎。 當我預測如果多待一年哪些是我可以完成而且合理地推出,我覺得不滿足,所以我離開了。 如果我繼續留下來我一定可以學到更多 — 我可以深入內部更主要的系統 — 不過我的學習速度已經不如我剛開始那樣。

我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離開了 Ooyala,這是一家線上影片的新創公司, 那時候我也覺得整個學習曲線已經在高原狀態不再前進。當我在那裡,我學習如何建置與賣出企業產品、錯綜複雜的網路視頻與分析、專案估計與團隊組織…等。當我發現我可以加入另一個比較小但成長快速的團隊,學到更多工程與產品建立的經驗,於是我離開了這家公司。另一個原因是我到了Ooyala後發現我比較喜歡做每天會被使用的消費者相關產品,對於開發企業產品比較沒那麼有興趣。

我以同樣的形式離開Quora。在這三年於聚焦知識的新創公司職業生涯中,我在個人與專業上,所獲得的學習與成長比在其它公司還多。但是最終我決定我要休個長假,好好研究並寫出我一直想要做個有效能工程師的書

如今, 我一直牢記一個我在大一的暑假到微軟實習獲得的忠告: 每兩年就要重新檢視與反省你目前處於事業發展的哪個位置。就算你對於目前的工作非常滿意,這樣的課題將強迫你去檢視自己是否真的很享受現在這份工作並且是否從中學習,而非處於舒適圈中。

本篇基於 Edmond 在 Quora 上的答覆所寫出。

文中註釋

  1. Peter Thiel’s CS183: Startup – Class 5 Notes Essay 
  2.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原文網址  http://www.theeffectiveengineer.com/blog/how-do-you-know-its-time-to-leave-your-job

關於這篇文章作者

edmondlau-headshot-1-w400-54af35b37dcef5c8646f247dcd0e9ed570e6ea506a7a00d19c3e1880d3b1485f

Edmond 目前教導軟體工程師和技術經理如何有效率的建立有意義的影響力。

他是 Quip 早期的軟體工程師,曾經在 Quora、Google和 Ooyala 帶領軟體開發團隊。

著作:The Effective Engineer 

訂閱開源報報

🎈您有以下困擾?

  • 時間繁忙,沒有時間仔細閱讀開源專案的介紹
  • 被社群媒體演算法掌控,只會看到同溫層主題的開源專案分享
  • 英文閱讀能力不好,又想要快速閱讀開源專案介紹
  • …..

開源報報使用 Patron 訂閱平台,無廣告,周一到週五每天三篇中文開源專案報導

Become a Patron!

你可能會感興趣

喜歡我們的分享嗎?歡迎使用以下的社群分享按鈕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Comments are closed.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