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原文網址 : 8 Ways to Read (a Lot) More Books This Year
為何想讀這篇文章?
如何增進閱讀效率一直是我感興趣的話題,這篇文章作者 Neil Pasricha 在成為暢銷書 The Happiness Equation 和 The Book of Awesome 前是一個部落客-1000awesomethings.com ,他藉由這個部落格想提醒自己, 生活中有許多人人都愛的,簡單而隨處可見的小快樂, 我們只是很少談起這些快樂,他在文章一開始就指出了大量閱讀讓他的生活起了骨牌效應,他覺得自己
- 成為更好的父親
- 他的寫作量也大幅提升
- 在生活各方面更有創造性
- 成為更有趣的人
文章重點與筆記
作者一開始分享了他過去一年平均只讀 5 本書,去年他的閱讀量來到了 50 本,今年則已經到達了 100 本,這讓他的生活起了不少變化,成為一位更好更有趣,高生產力的人,他反省一下為何這件事不提早 20 年發生?他分析了一下自己其實並沒有將閱讀速度增加,他只不過改變了以下 8 個行為
1. 在家中以閱讀為中心 Centralize reading in your home
作者先分享了一個意志力實踐,當你受到誘惑,又隱忍著不去享受它時,然後要去解決一道難題時,隱忍誘惑的人最快陷入困境,這個心理學實驗蠻有名的,其在證明意志力是不是有限資源,但是這項實驗我在萬維綱的精英日課-不可重複的心理學套路一文中看到這個心理學實驗是無法重複的,但作者因這個心理學實驗的佐證,將他的電視搬到地下室,將原本客廳放電視的地方改成了書櫃,等於讓他可隨手拿書來看。
這個方法,先前也看過其他文章有分享過,例如,你一進入臥室先看到書桌,會想先坐下來看書的原理有點類似,至於把電視從客廳搬走,我個人覺得還是要靠管理自己休閒娛樂的時間,坐在客廳還是有可能打開筆記型電腦看 Facebook,Youtube ….
2. 公開承諾 Make a public commitment
作者提到了一本書-影響力,作者是 Robert Cialidini ,影響力這本書的第三章-承諾和一致原理: 如果人們認為某個方向跟自己已經作出的承諾是一致的,會更樂意轉向它,作者有分享兩個國外的線上服務- Googreads 和 Reco ,他建議在上面開一個帳號,邀請朋友或是同事加入,然後每次在上面更新你的閱讀進度,這會讓你更有動力完成閱讀一本書的目標
3. 找一個可信任的策展書單 Find a few trusted, curated lists
因為出版數量太多了,所以找你喜歡的閱讀策展者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例如 比爾·蓋茨 的閱讀清單 – Gates notes,我目前的做法是追蹤特定分享某一方面專業主題的部落客,他們會推薦屬於這方面專業相關書籍
4. 改變你對於放棄的心態 Change your mindset about quitting
書不一定要唸完,這讓我想到一個名詞-沈沒成本,當我們已經投入時間了,會不想放棄,但是如果這本書根本不適合自己呢?或是這本書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可以解決想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作者覺得要改變一下心態,他會告訴自己 “唷!現在我終於把這塊磚砸了,為下一步要讀的寶石騰出空間。”
作者也分享了他在買書之前會做一個 “前五頁測試”
5. Take a “news fast” and channel your reading dollars
作者分享了他原本有花錢訂閱新聞,雜誌,後來他覺悟了將這些全部退訂,將省下的錢拿去買書,他反問自己,多年後你要的是讀過和學習過的珍貴書籍,還是一堆舊報紙 ( 或是雜誌 )? 這讓我想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一直在強調的,閱讀有兩種,一種是增加自己的理解力,一種只是增加自己的資訊,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後來發現那些報紙與雜誌大部份只是增加資訊,對於增加理解力並沒有幫助。
6. 增快你書架的流動率 Triple your churn rate
作者認為書架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有機體,而不是花瓶或是藝術品,他會在特定的星期增加新的書籍與排除舊的書籍
這件事讓我想大去參加 Zen 大的閱讀課,他也分享了他的書籍擺設,將比較重要的書放在靠近你的書桌,以近到遠來呼應這些書籍對你的重要性
目前我的作法是,在休息時間,走到我的書櫃,調整一下目前待閱讀書籍的優先順序,並且將一些書先做檢視型閱讀
7. 閱讀實體書 Read physical books
這段我覺得喜歡實體書與電子書的人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作者認為實體書是一個很好的物理代表,它代表著你的閱讀在你的頭腦中的進化和變化
Zen 大在他的閱讀課中也提到了,書架上的書籍可以說是你對整體世界認知的實體化。當我們不斷檢視我們的實體書櫃,可以知道目前我們是在哪一個位階上,要再深入哪一方面?會在腦海裡有一個很清晰的地圖,這確實是電子書比較不足的地方
目前我自己是出外看電子書,在家看實體書,畢竟外出帶實體書顯得笨重很多,至於如何將自己的進化與變化實體化,我覺得做勤做筆記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8. 重新應用一萬步規則 Reapply the 10,000 steps rule
作者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著名的小說家史蒂芬金建議人們一天中應該要花 5 個小時的時間閱讀,但是他一位朋友認為要做到是很困難的,直到有一天作者的朋友到緬因州度假,他去看電影排隊時,史蒂芬金竟然就站在他的前面等候,這時史蒂芬金正拿著一本書埋首閱讀,於是作者的朋友就一直觀察史蒂芬金,他發現史蒂芬金一直到電影開始放映燈光變暗時才停止閱讀,等到電影結束燈光亮起時,史蒂芬金立即將書打開開始閱讀。
作者有說明,他並沒有去向史蒂芬金證實是否真的有這回事,但是作者說這就像是你一天要有一萬步,但你絕不是一口氣走完,閱讀也是一樣可以運用這個原理,你可以運用自己的碎片時間,達到一天閱讀 5 個小時
感想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掀起了快速閱讀的風潮,基本上我對這件事並沒有負面的意見,這些速讀方法確實有可以借鏡的地方,但是我自己第一次實驗速讀時失敗了,我檢討了一下,應該是自己的得失心太重了,結果丟了西瓜,也撿不到蘋果 XD,看了 Neil Pasricha 這篇文章,讓我比較釋懷一點,原來還有其它的策略可以以勤補拙 。
Neil Pasricha 在 TED 也有一個精彩的演講- The 3 A’s of awesome 有中文字幕,對於人生處於低潮,聽聽這個演講會讓你重新使用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
也許你會有興趣
- 加入 Soft & Share 精實雲端讀書會社群 我們會在這邊分享我們的學習心得
- Soft & Share 團購和特價線上課程 加入這個社團追蹤我們的團購訊息與特價線上課程訊息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