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閱讀筆記] 公司如何導入 AI ( 人工智慧 )

Contents

Landing AI CEO、Coursera 共同創辦人吳恩達( Andrew Ng )提供了 AI Transformation Playbook 供市值美金5億以上的公司參考。以他輔導 Google 、矽谷和世界知名公司導入 AI 的經驗,提供如何將 AI  融入公司既有的業務、創造價值的劇本。

整個劇本是:

  1. 先從對公司有意義但不影響主要盈利的專案入手,創造飛輪效應,獲得認同也提升進一步導入的動力。如 Andrew Ng 先做 Google 語音辨識的深度學習,獲得成功後,進行 Google Maps 的深度學習,再度成功後才去與 Google 主要盈利的廣告團隊合作進行這方面的 AI 轉化。
    • ⭐️ 可找外部 AI 專家與內部產業專家合作一起導入 AI
    • ⭐️ 從技術上已可行的專案著手
    • ⭐️ 專案需有清楚定義可測量的目標,且可創造商業價值
  2. 長期而言,建立公司內的 AI  團隊,直屬 CEO 或 CTO/CIO/CDO 跨不同事業單位做公司整體的 AI  轉型專案。
    • ⭐️ 建立支援全公司的 AI 能量, 如提供全公司資訊服務一樣
    • ⭐️ 執行跨組織序列的 AI 專案,這些專案要能提供一系列的價值
    • ⭐️在招聘與留用上發展一致的標準 ( 含工作職位、流程 )
    • ⭐️發展屬於全公司可跨部門共用的平台,如和 CTO/CIO/CDO 合作開發統一的資料倉儲標準
  3. 就不同角色提供 AI 培訓
    • ⭐️找外部培訓或公司內自製課程在花費與時效上不是很可行,建議運用既有的線上教育訓練,依個人不同的需求線上學習
    • ⭐️ 找內部 AI 專業人才分享其個人的經驗,以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
    • ⭐️ 高級主管、事業單位主管(將合作執行 AI 專案)和 AI 工程師分別需要受不同的教育訓練( 請看原文內容),相對訓練時數分別約 4+小時、12+小時、100+小時。
  4. 發展 AI 連貫戰略,建立競爭力護城河資產,依產品獲得更多使用者與有用資料的 AI 良性循環( Virtuous circle of AI )
    •  ⭐️ 以連貫戰略建立多個難以超越的資產,讓競爭者難以同時發展替代方案。
    • ⭐️ 利用 AI 發展特殊產業或特殊情況下獨特的優勢 (而不是與 Google 這種泛 AI 的公司競爭)
    • ⭐️ 安排由產品->帶來更多使用者->帶來更多資料以幫助深度學習的良性循環( 如 Google 和 Baidu 都提供許多免費產品已收集資訊 )
    • 💥 沒有經過 AI 專家衡量資料是否有價值前不要為了獲得資料而做大規模的投資,如採購某家公司
    • ⭐️利用 AI 建立網路效應與平台優勢,包含更低的花費、更高的價值、更機動的服務
  5. 建立對內( AI 人才與人力資源、既有員工)對外( 客戶、使用者、政府法令、投資者) 等的溝通計畫,以確保公司能順利運用 AI 轉型成功
    • ⭐️ 對政府法令 : 尤其在自駕車與健保領域,要能提供可信與吸引人的 AI 能對產業或社會創造什麼價值與好處。
    • ⭐️ 對客戶/使用者 : 宣傳運用 AI 後創造的好處與產品計畫
    • ⭐️ 對人才/人力資源 : 展示公司內展示公司內令人興奮與有意義的 AI 專案結果讓人才有興趣參與
    • ⭐️ 對內部既有員工 : 讓員工瞭解 AI 並消除其對 AI 導入的恐懼

轉型為 AI 公司不是一般公司 + AI 的技術就可稱為 AI 公司,而是一家公司真的因為應用了AI 脫胎換骨表現優異

要能成功轉型為 AI 公司,你必須 :

  • 有效應用內外資源有系統地執行多個能產出價值的 AI 專案
  • 對 AI 有足夠的知識,識別選出並執行對企業有價值的 AI 專案
  • 在策略上走入以 AI 為運行電力的成功模式

一般 AI 轉型計畫月需 2~3 年,不過你會在 6~12 個月看到初期的成果。 投資在 AI 轉型,將幫助你的企業獲得很大的優勢,大幅超越你的競爭者。

你可能會有興趣:

 歡迎使用 e-mail 訂閱 Soft & Share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