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最近這幾天在使用一個時間追蹤的軟體叫 Rize,這個軟體很類似番茄工作法在使用的番茄鐘,但是功能比番茄鐘強大很多
為什麼我覺得 Rize 比一般的番茄鐘軟體還要好?
番茄鐘軟體因為番茄工作法而興起,小編也使用過各種不同的番茄鐘軟體,也有把番茄鐘軟體遊戲化,例如專注 30 分鐘後就種一棵樹,或是可以設定專注期間不能上網 ….
這些軟體設計的都很符合番茄工作法的原則,但是要去回顧或是追蹤這些專注的時間進行的活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還有設定了番茄鐘,專注的程度如何? 是否有偷偷跑去看 FB ? 開 e-mail ,或是去看 Twitter ?
Rize 不僅僅是一個計時器,而是一個背景的活動紀錄器還有統計功能
這就是我覺得 Rize 可以滿足我的需求的地方,他會在作業系統背景紀錄你的活動,上了哪些網站? 開了那些軟體,所以 Rize 不僅僅是一個番茄鐘軟體計時器,我覺得 Rize 比較像是電腦的「黑盒子」,當你進入專注模式的時候,除了計時,還會記錄你在專注時間在電腦中做了哪些事。
除了計時與紀錄,Rize 在你分心的時候還會提醒你 🙂 ,
Rize 操作簡介
Rize 的 Timer 有四種模式,當你要進入專注模式就要去按一下 Start Forcus ,這部分跟番茄鐘很像

你可以為這 30 分鐘 ( 專注時間可自己設定 ) 設定一個目標,還有要搭配背景音樂

時間到後它幫你檢視你這 30 分鐘都在做甚麼? 並幫自己的專注力評分 ( 軟體說它有機器學習功能,但是這部分我還沒體驗到 )
你還可以自己去分類,例如瀏覽 github 分類為 coding ,不過我發現這個軟體已經幫你內建很多分類了
看了一下我這 30 分鐘,竟然有將近一半時間都在問 ChatGPT 程式設計問題,然後再到 VS Code 做測試,想想我也太遜了 ,不過我這把年紀,真的記不了那麼多東西,如果沒有 ChatGPT ,我也都是用 Google 搜尋

這個 category 就看到更多它記錄的資訊,看的出來我似乎分心了跑去看 FB ,還好只有一分鐘

當一個 Focus session 結束後,軟體除了給你活動資訊,它還要你去為自己的專注度來評分,這次的 Focuse session 我只給我自己 7 分
它有提到
Rize uses machine learning to personalize and improve focus detection and quality scoring.
上面我有提到 Rize 會在你分心的時候提醒你
我猜這個提醒功能應該就是利用你自己對自己的專注評分與這段期間的活動的資料來做機器學習
我自己在使用 Rize 的時候有察覺到並不是每次你在專注模式期間跑去看 FB ,Rize 就會跳出通知提醒你不要分心,因為那些提醒通知反而會給使用者有壓力而得到反效果,這點 Rize 的設計真的讓使用者感到很舒適,不會有太多的壓力

自己評分後,軟體會給一個 Session 的總結

這是我還蠻喜歡的功能之一,幫你的一天做總結,原來我一天專注的時間只有 5 個多小時
還有你可以在 Rize 建立專案,每次在 Start Forcus 的時候就選一下專案標籤,他會幫你自動累計你在這個專案總共投入了多少時間,真的蠻方便的
除了你自己進去看一天的總結,Rize 還會把這些總結資訊用 e-mail 寄給你

Rize 會自動偵測沒有定義的工作分類,chatgpt 網站當然就定義為 Research

感想
- 如果你過了一天,卻不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花到哪邊去了,推薦安裝 Rize !
- 如果你很容易分心,無論是在工作上,閱讀或是看線上課程,推薦安裝 Rize !
中國知名作家李笑來在他的一本書與時間當朋友跟他最熱門的訂閱專欄邁向財富自由之路都有提到 – 我們不該去管理時間,而是要去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社群媒體時代最珍貴的就是人的注意力,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可就不僅僅是注意力了,注意力只是基本功,創造力,執行力,商業洞察力缺一不可!
Rize 推薦連結 : 如果你使用這個推薦連結去註冊安裝 Rize ,我不會得到獎金,但是如果你付費了,我可以免費使用一個月 🙂
Rize 是採用訂閱制,我去看了官方網站說明,過了免費測試期一個月後,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免費版跟付費版差別在只能看當天的紀錄資料,所以就算你不付費,也可用來當作是保護注意力的工具跟培養專注的習慣,話雖如此,我還是鼓勵大家付費支持這樣優質的軟體,讓好的軟體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對了,使用這個軟體的目的雖然是提升你的專注力,還有一點我沒提到就是你也要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所以這個軟體也有設計 breaking time ,能量管理是一門藝術,你要會專注,也要會休息,這樣比較不容易過勞!
這個軟體在 Breaking time 的建議是休息時間不要去做那些沒做完的事情例如檢查 e-mail 上社群媒體,建議練習冥想
Practice meditating for the entire duration of your break.
Breaks should not generate an obligation that you cannot completely fulfill during the break e.g. checking email or social media.
不受 FB 演算法影響,歡迎透過 e-mail 訂閱網站更新
❤️您應該有留意到,我們的網頁並不會出現干擾人的跳出煩人的廣告或是在內容中嵌入廣告,因為我們發現這樣對閱讀網頁的內容體驗真的是不好!
如果您覺得我們提供的內容服務還不錯,歡迎透過對以下產品/服務的購買投資來支持本站的營運走得更遠
如果暫時還不需要以下的付費服務,幫我們把這個網站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您的小小舉動會對 Soft & Share 有莫大的幫助!感謝您的支持!
🎈如果您點選優惠連結後,還是沒有看到優惠價格,請將瀏覽器的 cookie 清除 ( 清除 udemy 網站的就可以了 ),然後重新點選優惠連結並登入 Udemy 就可以了
- ❤️記得透過電腦瀏覽器登入 udemy ,使用這個✨優惠連結✨購買線上課程,本站可獲得 udemy 推薦獎金,歡迎透過我們的 A-Z 關鍵字索引 或 Udemy 策展找到您想要的課程
- ❤️LN+ for udemy/youtube/hahow/web 無縫整合 Notion 成為線上學習平台筆記工具
- ❤️更多付費服務(電子書/其他線上課程平台/軟體服務 )……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