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本章節主講『動機』,說明動力的來源是可以學習和被激發的,文中說到『最能帶來動力的選擇是做到兩件事的決定:
一、讓人相信主導權在自己手上,以及二、賦予我們行動崇高的意義。』
在這兩件事和書中舉的幾個例子裏,我了解到『掌控』與『賦予目標意義』是可以透過平時生活中決定要吃什麼,現在要做什麼,東西要怎麼擺…等擁有自主權,以及某件事情你想去完成,而正前方有個模範,讓自己覺得自己也可以改變成那樣,或者透過 A 目標達成 B 任務,例如想見到家人,完成訓練;來獲得動力的來源。
以我自身經驗分享,其實從小到大我父母從來不會替我決定太多事情,比如功課做了沒?考試如何?有沒有刷牙?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等等,所以我大部分的主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到國二以前功課成績一直是全校前 10% 的我,生活上都可以自己打理好,一路上不管是親戚或師長都誇讚我好聰明,那時念書也沒有花太多力氣,所以久而久之我也變得自負起來了,直到國二暑假後第一次模擬考的成績下滑,當時我有點驚嚇,意識到要下點功夫,但到國三畢業,不管我多努力成績一直在 70-80 分徘徊,同學問我怎麼考不好,我也只能說:「阿~就回去沒念書呀 !」天曉得我有多努力,但沒有起色,所以我開始自暴自棄,認為只有智商高才能有好成績、完成目標。因為成長經驗裡告訴我,我是因為聰明,所以才有好的成果,而智商是我無法掌控的,只好放棄。
正如作者所說的,最能帶來動力的兩件事,如果當時被稱讚的是你有努力或許結果稍稍不同,也在未讀本書前,對於這兩件事情是有感悟到-即使有目標和掌控,但一開始給予自己行動目標的意義及方法不對,也許到了某個程度也無法持續下去,以當時想要好成績只是要維持我是聰明人,所以不能讓人家知道我很努力這事,直到大學我才開始承認自己是努力的,所以要有個正確崇高的目標及有自信,自己才能掌握,不斷的提醒自己初衷進而有源源不絕的動力達到前進。
PS:最近我迷上swing dance ,然後就經常會去舞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大家都用英語交流,為了要能跟他們溝通聊上舞蹈的事,努力念起英文來了! 哈哈哈~
讀書心得筆記作者 陳貞蓓
我是個任性的小小攻城獅,涉世未深做人很難,但我活在這世上,就沒打算活著回去。經歷了很多,歷練了不少,但有更多等待我去發現挖掘的事物。
為什麼這樣工作快、準、好 新的讀書會招募中,有興趣歡迎來參加。